商会动态
智能传感,聚势赋能 中国电子商会智能传感器专委会筹备会议在沪圆满举行
中国电子商会 | 来源:中国电子商会 浏览次数:310
摘要:

南虹桥畔,群贤毕至。2025年10月22日,中国电子商会智能传感器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在上海南虹桥管委会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智能传感器领域的行业专家、发起会员单位代表,行业领军企业、资本方及地方政府代表80余位。

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彭李辉在致辞中指出高端智能传感器作为信息系统与外界环境交互的重要手段,是决定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能级的关键核心。当前,从国家到地方均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和国产替代产业发展,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武汉敏声新技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智能传感器专委会候选理事长孙成亮代表筹备组及专委会致辞,强调组建专委会对于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突破技术瓶颈的重要意义。未来专委会将携手领域专家切实帮助企业突破“卡脖子”难题,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针对痛点难点专项攻关。

上海东证资本高级合伙人专委会候选常务副理事长朱慧,重点介绍了专委会筹备情况及发起背景。他表示:专委会的筹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国家新质科技战略,对科技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应对当前国内外科技挑战的共同需求。尽管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面临核心制造产能缺失、高端传感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产业规模效应尚未形成等挑战,但传感产业拥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机遇。正因如此,更需要一个平台来整合资源,协同创新、突破困难。除了传感器企业,我们也将邀请应用场景及上下游企业加入专会大家庭,精诚合作、共赢未来。同时致谢在筹备期得到多地政府肯定和支持。



武汉大学教授、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刘威详细介绍了专委会工作条例草案的核心内容,包括专委会的宗旨定位、业务范围、会员权利义务等。与会代表对草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并提出了宝贵建议。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兼分支机构管理部主任于洋介绍了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及常务理事单位候选名单,以及专委会组织架构候选人名单及履历。在会员发言与交流研讨环节,各位代表围绕专委会的定位、发展规划、工作重点等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专委会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富思路。


与会人员听取了筹备组和相关工作介绍之后,进入互动交流环节。各会员代表围绕专委会的定位、发展规划、工作重点、如何有效开展合作等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彭李辉,进行会议总结发言,就智能传感器专委会的定位、目标及下一步工作计划都给予了高屋建瓴的专业指导,并建议加快推进会员发展工作,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加入专委会,通过员企业引荐上下游企业,完善产业发展生态。

为促进行业发展、链接地方资源,本次会议还邀请上海南虹桥集团相关领导与会,共同探讨打造特色园区、引进优质项目、先进技术及人才,筹办2026世界智能传感大会的事项。


本次会议聚焦智能传感器产业前沿趋势,旨在为会员单位搭建优质项目与资本市场对接的高效桥梁,助力技术成果转化落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特推选出近10家优秀项目及邀请20余家风投机构及产业资本方嘉宾齐聚现场,共同开启一场“技术 + 资本”的深度对话。

会议期间,中国电子商会智能传感器专业委员会筹备组负责人、候选秘书长唐美娟,向参会企业重点介绍了全球智能机械与电子产品博览会(AIE)情况,热诚邀请各会员企业到场观摩、组团集采,同时可凭专委会专属二维码预报名登记。

AIE报名专属推荐CGS097

本次筹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设立智能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将有力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多家企业达成投资和采购合作意向,成果显著,各家企业对南虹桥区位优势、营商环境、招商政策和资源配套等都有浓厚兴趣,有强烈的落户意向。



【图/文 专委会筹备组;审核 分支机构管理部】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