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未来5年是合成生物发展关键期 华熙生物等企业推动产业赛道进步升级
中国网科技 | 来源:中国网科技 浏览次数:595
摘要:

站在2023年新的起点上,科技创新仍然是主旋律。近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对2023年科技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下,“加强重点领域超前部署”以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再度被明确强调。

在当下生物科技领域,合成生物作为全球前沿科技,仍是今年生物科技领域的发展热门。业内普遍观点认为,未来5年将是合成生物领域发展的关键时期。

作为合成生物科技驱动的公司,全球知名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公司华熙生物(688363.SH)一直视科技创新为底层发展根基,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创新科研成果,加码合成生物战略布局,持续引领生物科技发展。

未来3-5年是合成生物发展的关键时期

新时代背景下,合成生物作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及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其产业发展备受重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及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中,分别多次提到“合成生物学”,强调要加快发展原创性、引领性的技术创新,有序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明确了合成生物是“双碳”目标达成的重要前沿生物技术。

合成生物学,是采用工程科学研究理念和策略,对生命系统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可实现对细胞行为的精准调控,定向生产目标产品。其应用场景丰富,涵盖医药、化工、消费、农业、能源、环境和健康等领域。2022年合成生物在碳捕捉、基因编辑、DNA存储等领域分别有重大进展。数据显示,未来全球60%的产品都可以通过合成生物方式制造,未来10-20年合成生物每年都可创造超过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合成生物技术带来的生物制造浪潮本质上是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合成生物通过细胞工厂进行生产,获得低能耗、更环保、可再生的生物基材料,进而替代传统动植物提取、或石化基来源的材料。在新的应用场景下,合成生物低碳、绿色的生产方式将赋能传统行业,提升社会效能,带来更多创新和成长机遇。

基于此,近年来中国和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在全力推动合成生物发展,国内外合成生物赛道企业加速涌入,合成生物行业热度不断攀高。

近2年来,合成生物学领域涌入大量企业,市场估值持续走高,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但有业内观点指出,目前尽管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距离全面开花的爆发式增长,仍需要3-5年时间,未来这几年,将是合成生物底层技术突破验证和转化扩容的关键时期,合成生物领域有望产生结构性的变化。

华熙生物等企业推动合成生物产业赛道进步升级

国内合成生物公司背靠本土强大的产业基础和配套工业体系,具备较强的创新优势,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合成生物技术应用爆发期的来临,国内优秀的合成生物公司有望推动产业的快速进步与升级。

作为我国合成生物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华熙生物已经将合成生物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进行重点布局,其全产业链优势被普遍看好,并成为国内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引领企业之一。

资料显示,从2018年布局至今,经过数年建设发展,华熙生物已搭建贯穿上下游的合成生物全产业链,完成合成生物研发团队及技术平台建设,并建设了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创新产业基地。目前,华熙生物已成为国内“唯一”集合成生物“研发创新能力、中试和产业转化能力、市场转化能力”三大能力为一体的合成生物全产业链企业。

在前端菌种及合成技术上,华熙生物具备领先的底盘细胞设计能力。其目前已经拥有酵母菌、谷氨酸棒杆菌、大肠杆菌等生产各类生物活性物的丰富的底盘库,并且已建设完成高通量自动化、微流控等筛选平台、AI蛋白质预测平台、发酵优化筛选平台等,这将加快底盘细胞及产品的快速迭代能力,6-12个月即可实现从设计DNA到形成产品。

此外,华熙生物还拥有强大的产业转化及市场转化能力,建成了全球最大中试转化平台,并掌握业界领先的微生物发酵技术,与清华大学、江南大学、中科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展开产学研合作,这将大大推动合成生物研发成果的产业转化和规模化生产。另外,华熙生物在原料、医疗终端及消费终端的全产业链运营能力和经验,将为合成生物技术成果的商业化提供更多支持。

目前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华熙生物已完成了高纯度麦角硫因、5-ALA、维生素C葡萄糖苷、红景天苷等物质的发酵工艺验证;取得多聚寡核苷酸、NMN和人乳寡糖等突破性进展。同时,华熙生物还自主建设了全球首座合成生物科学馆,加速推动国内合成生物科学知识普及及产业发展升级。

在合成生物产业之中,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赛道具备超长的创新链条,是一个长坡厚雪的产业赛道,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而随着诸如华熙生物这类的龙头企业在合成生物赛道的引领及参与不容忽视,将更好地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全面升级,助力我国生物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