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北京海淀区数字经济焕发新活力: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北京40%
天眼查数据新闻实验室 | 来源:天眼查数据新闻实验室 浏览次数:1343
摘要: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尤为明显。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尤为明显。

数字经济是北京海淀区发展的新引擎,海淀区数字经济要强大,不仅要有能走向世界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还要有成功的中小企业。

作为成长于海淀区的一家大数据企业,天眼查感受到此地的包容政策和创新活力。天眼查研究院也通过多组数据,研究分析了该区中小企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背后体现的创新力和市场活力。

地区禀赋高,海淀区数字经济焕发新活力

近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北京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北京全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6251.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首都经济注入新动力。

北京数字经济的核心区便是海淀区。坐拥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区在几十年的时间孕育了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以特有的地区禀赋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焕发独特活力和魅力。

在抖音集团、小米等6家千亿级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180家数字经济领域的上市企业,40余家数字经济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为海淀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注入源动力的背后,海淀区的数字经济中小企业也在强势发展,为海淀区数字经济的未来奠定基础。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例,超6成企业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过7成深耕细分行业10年以上,他们是产业根源和韧性的重要基石。

海淀区想要发展数字经济,实现“未来五年,海淀区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的目标,除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也少不了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中小企业。

截止到2022年6月30日,海淀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117家,占北京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的45.5%,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7家,占北京市总数的40%,基本实现“中国制造2025”全领域覆盖。

2022年1至6月,海淀区新设企业17653户,其中新设科技型企业8621户,同比增长超过80%,占全区新设企业总数近一半。今年上半年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从去年的的82.4%提升到了85.2%,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专精特新“小巨人”,看海淀区数字经济中小企业实力

从产业领域看,海淀区国家级和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领域分布基本保持一致,分布最多的领域便是数字经济领域,国家级57家、市级242家,分别占全市该领域的70.37%、55.8%,合计253家数字经济“小巨人”(46家企业既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又是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

第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国家级19家、市级60家,分别占全市该领域的54. 29%、43.8%;第三是碳达峰碳中和技术领域,国家级12家、市级53家,分别占全市该领域的38.71%、36.1%;第四是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国家级7家、市级26家,分别占全市该领域的23.33%、19.8%,第五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国家级7家、市级22家,分别占全市该领域的33.33%、32.8%。

海淀区数字经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更加集聚。天眼查研究院统计发现,截止到2022年6月30日,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中的数字经济企业中,海淀区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5575件,占全部数字经济企业申请专利数的62%,比海淀区数字经济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在全市占比(55.8%)还高,在技术创新领域,海淀区企业更加具有技术创新实力。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从龙头企业来看,海淀在人工智能产业链各个环节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但海淀的人工智能产业实力,其实主要体现在超过六成的北京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比。在北京市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海淀区有27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占全市该领域的60%。

这些企业中,既有从事芯片及传感器设计和制造等AI基础业务的企业,也有在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AI核心技术领域耕耘;既有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家居等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产品,也有智能金融、智能制造、智能客服等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的产品。

数字经济既有大而强,也有小而美。在数字经济的各个细分领域,中小企业往往是主体。以海淀区国家级和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将持续助力海淀区数字经济增长与发展。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