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深圳老牌国际高中联手腾讯布局人工智能创新教育
腾讯网 | 来源:腾讯网 浏览次数:817
摘要:

创新是一所学校进步和发展的灵魂,只有主动接受时代的挑战才能赢得未来。

“老牌国际高中”、“教育家办学”、“小而美”、“个性化 ”……是很多人眼中在深圳本土已办学十八年的深圳国际预科学院的“标签”,如果说这些是一所学校的历史传承,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它是如何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成长为一所既传承又创新、别具特色的受家长欢迎的国际高中的呢?

创新是一所学校进步和发展的灵魂,只有主动接受时代的挑战才能赢得未来。近日,“深国预·腾讯教育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深圳老牌国际高中——深圳国际预科学院(下文简称“深国预”)举行。“深国预·腾讯教育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是深国预与腾讯教育合作打造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的探索平台与创新基地。双方将依托各自资源、技术、人才优势,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项目制学习。在布局创新教育方面,除了与腾讯教育合作的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深国预还启动了PBL创新教育中心和名家工作坊等创新教育项目。

“科技+教育,把创新教育打造成深国预闪亮的名片”

——深国预·腾讯教育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

深圳国际预科学院董事长傅皓先生在活动中表示: “我们为什么选择布局创新教育?这个答案很简单,就像我们20年前选择英式教育和美式教育一样:始终坚持高瞻远瞩,始终坚持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且人才培养的模式机制要不断创新。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成立了集培养创新思维与跨学科、探究式、项目式教学于一体的PBL教育中心的基础上,又与腾讯教育成立了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利用腾讯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引入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深国预小而美的线下教学场景深度结合。深耕创新教育领域,把创新教育打造成深国预一张闪亮的名片。”

腾讯教育华南区负责人刘双女士、腾讯教育创想合作中心凌云总监参与了揭牌仪式,刘双女士在活动中介绍了腾讯教育以“科技+教育”为核心的发展目标,并分享:“腾讯青少年科技学习中心是纯公益、定制化和人才培养全链条的青少年科技培养体系平台,为未来创新型人才提供全周期的定向培育体系,为国家储备面向未来的科技行业人才。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它对学生能力培养、教师角色转变、学校教育模式提出新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将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创新和替补,全面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科学思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我们非常荣幸与深国预建立合作,一起加强我们对技术人才的重视与培养。”

“科技+教育”不仅应时代要求实现了教育变革,更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起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知识迁移和引用的能力,也最大化利用师资资源、打破时空界限,真正实现自主化、个性化、灵活性的教学。面向未来,深国预力争将学校打造成为大湾区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助力培养下一代科技人才。

“打破校园物理边界,为学生创设真实情景”

——深国预PBL创新教育中心

“PBL创新教育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深国预在创新教育工作里程碑式的突破。深国预PBL创新教育中心是一个以帮助学生在真实世界里定位学术兴趣,掌握从0到1的项目开发能力,形成个性化成长履历为目标的跨学科教研中心。将从实验室搭建、跨学科课程建设、及校内外社区营造等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作为一个连接校内外社区资源的平台,将依托于许学校与家长网络,引入优秀合作伙伴,输出实证教学成果,打破校园物理的边境,为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创设真实的情景。

我们不难看出,在多元、丰富、创新的课程中,深国预始终以学术性国际高中的创建为核心,聚焦学生学术素养的培育,更好地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个性的优势学习与发展,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基。

“教育资源有机整合,赋能学生终身发展”

——深国预·名家工作坊

深国预始终认为,家长是学校的合作伙伴,因此家校共建活动成为了学校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桥梁。“名家工作坊”的成立,不仅进一步促进家校共建,更是加强深国预与家长、教育界权威专家的碰撞与交流,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教育需求共同促进、携手成长的开放性平台。专家大咖的真知灼见,优质资源的落地生根,将真正让学生受益。

办学十八年来,深国预一直不断为学生和家长引入一流教育资源,助力学校蓬勃发展。近年引入知名艺术家团队、林书豪-李群篮球联盟、世界冠军王冠团队,相继成立了艺术设计中心、国际音乐中心、国际篮球训练中心、现代五项运动中心等教育教学项目。“名家工作坊”的成立将为深国预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深国预创始人、院长傅腾霄教授表示:“在社会范式已经翻天覆地的情况之下,教育也必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变革。面向未来的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且必将一往无前的高度。学校要根据已有的办学条件,整合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来规划设计并实施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才会水到渠成。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也应与时俱进,这要求我们扩充创新教育的内涵,拓宽创新教育的外延,并将其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当家庭和社会资源被整合进学校,为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就为进一步实现全人教育、多元育人提供了条件,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共育机制。”

深圳国际预科学院创办于2004年,是由当年以深大师院常务副院长傅腾霄教授为首的深圳大学教授团队申报,经深圳市教育局正式批准,并报省教育厅及国家留学基金委备案的全日制国际学校,也是深圳率先推行国际大学预科课程以及美英等国中学课程的老牌国际高中。 下设国际高中部、艺术高中部两大学部,搭建美高、英高、艺术、创新等多元课程体系,囊括艺术设计、国际音乐、林书豪-李群篮球训练、现代五项运动四大艺体中心以及PBL创新教育中心、腾讯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18年办学历程,助力上千名学子进入世界一流名校,在深圳乃至全国的国际教育领域享有盛名。2019年“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排行榜”美本方向全国No.24、深圳No.3,2020年“中国国际化学校品牌价值百强榜”全国No.26、深圳No.2,2021年荣膺“福布斯中国杰出国际化学校”,在“福布斯中国 国际化学校年度评选”榜单中荣登前50,稳居全国国际学校50强。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