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一诺
2020年初,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检察院率先在一楼东侧建设全市首个大数据应用办案工作区。该工作区融合了办案、监督、绩效考核等多项功能,建成以来,有力推动了全面覆盖、移动互联、智能应用、安全可靠的“智慧型检察院”建设。
开出社会治理“良方”
2020年,历下检察主动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对接,将12345数据全面、实时融入区检察院数据平台和体系,实现12309与12345两条热线的无缝对接。
“12345热线案件线索查询研判平台分每日事件汇总、关键词智能分析、检察机关重点关注事件分析、检察机关重点关注事件展示、事件处置流程展示五大模块。将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事件按照类别分析,设置如窨井、垃圾、欠薪、营商等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关键词,便于检察官第一时间看到相关事件信息,研判是否需要检察官介入,平台内部也会形成处理流程及记录,明确事件处理人、负责人、处理时间、群众是否满意等等。”
自2021年3月以来,历下检察共分析处理近10万条群众反馈信息,其中筛选出需要介入的事件87件,成功处理完结73件,有14件正在跟进中。
与此同时,历下检察主动接入历下区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探索和创新检察监督新模式,在历下区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事件类型部分开通12309板块,网格员发现问题可立即拍照上传,充分发挥网格员在社区内“人头熟、地域熟、社情民意熟”的优势。
“通过大数据更容易发现这一系列问题背后的一些机制性漏洞,把思路向前向后延伸,从个案中找线索,从类案中找规律,实现了从个案办理到类案治理、从个别解决到普遍整改,近两年来我们共发出了258份检察建议,促进相关领域建章立制。”办案干警表示。
近年来,历下检察借助大数据应用,做到心中有数、笔下有据,一方面与检察建议相结合,开展诉源治理,另一方面与法律监督相结合,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从而促进实现社会治理从前端到末端的闭环,切实把大数据办案优势精准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为提升监督质效装上“最强大脑”
“过去我们的法律监督线索大多来自诉讼程序之中和当事人的举报,只能在其中深挖,如今借助大数据、信息化手段,以科技全面响应、支撑检察业务需求,实现与社会治理数据无缝衔接,我们获取线索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2021年初,历下检察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在12345案件线索查询研判平台发现,有人投诉某电视媒体持续播放含有“一药入五脏,五脏同调治”等内容的广告,对某药膏的功效涉及虚假宣传。“我们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立即对此进行了调查核实,主动与相关部门开展专题会商,制发了检察建议,该部门立即对某电视媒体召开专项约谈会,现已在有效时间内完成整改,停播了相关广告。”该案也是山东省首例针对虚假广告领域进行的公益诉讼监督。
打通数据壁垒、构建互通共享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给历下检察带来了办案机制、方式、手段的全方位、系统性的升级。实现群众来信“数据化”“可视化”,让数字多跑路,群众少受累;运用大数据向虚假诉讼亮剑,让“假案件”吃上“真官司”;保泉护泉行动中充分运用大数据成果,守护绿水青山;用好大数据助推CBD公共设施建设......借助大数据为检察监督装上“最强大脑”。
让公平正义“不掉线”
历下检察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检察工作,积极探索运用一体化办案系统、远程提审、远程庭审、刑事执行远程监督的新型检察工作模式,解决了告知难、提审难、庭审难、监督难等现实问题,让公平正义“不掉线”。
利用视频可视化系统开展远程提审,实现网上办理换押、预约、提审“全流程”,有效解决了监管场所疫情防控和办公办案的实际需要,真正达到无接触办案的要求。用远程庭审系统办理案件,检察院、法院、看守所三方视频连线,开展“面对面”却又“零接触”的庭审,实现文书远程送达、远程电子签名、远程示证“全功能”,既满足了检察机关多样化,智能化,便捷化、专业化的办公办案需求,更全面提高了疫情期间案件的审结效率,节约了办案资源,受到公安、法院和律师的一致好评。
“平台建立后,与司法局联网,借助大数据功能,实现了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实时、动态数字化巡回检察监督,达到了时时关注、随时监测的效果。”办案检察官表示,在大数据办案工作区刑事执行平台上有远程监控定位模块,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期间,通过刷脸识别后实现定位监控。同时,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可视化实景监督。在对社区矫正对象随时掌握行踪、动态时,监督者可以视情督促、提醒其外出期间必须遵守社区矫正各项法律、法规,注意人身安全等事项,实现了管人管事管行踪,收到了很好的监督效果。
打造追赶超越“助推器”
“今年以来,我院在案件量上升、办案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案-件比’明显降低,办案数量与质量均得到提升,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真正成为了各项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完善检察官业绩考评机制对加强检察业务管理、促进提高检察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对十大条线进行考核,从办案质量157项、效率96项、效果49项等多个维度对检察官所有办案工作进行量化,对其办案中的异常风险点进行自动识别,自动抓取办案数据,生成分值,进行百分制考核,重点突出、量化清晰、实时动态、立体多维,让白纸黑字立体化开口说话,精准区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为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能力和办案流程监督提供有力保障。”
业绩考评不只是考评检察官,司法行政人员也是考评的“局内人”。以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主要依据,突出考核司法行政人员工作实绩,考核指标包括德、绩、能、廉、勤等项目,下设二级指标。
历下区检察院将继续用足用好用活大数据这个关键变量,乘势而上,守正创新,通过检察大数据应用和法律思维的碰撞,分析和解决检察工作中的问题。再接再厉,止于至善,以“数字革命”驱动新时代历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