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4月21日电(记者 赵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不断向全世界展现日新月异的大国魅力。超高层摩天大楼、巨型港口、4F级国际枢纽机场……一系列大国工程成为一张张闪亮的国家名片。这些国家名片向世界传递着低碳环保、安全耐用的美誉。它们的背后,区块链技术正在贡献不可磨灭的力量。
4月20日,智能建造区块链技术联合创新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揭牌。研究院由中国建筑集团、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共同建设。这标志着,国家骨干央企、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中国建筑集团,将基于我国完全自主创新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筑造面向全球的智能建造区块链节点,并将其融入长安链协作网络。
作为建筑领域的“国家队”,中国建筑投资建设了90%以上的300米以上摩天大楼、3/4的重点机场,我们耳熟能详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国尊”摩天大楼、上海洋山港……都是它的成果。此外,中国建筑的业务还遍布海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庞大的建设项目背后,是海量的工程数据。工程材料、施工人员、建设进度、质量把控……每一项都事关百年大计。尤其是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精准掌控、进而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成为各方努力的目标。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牵头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研发的长安链,大有可为。
据介绍,此次成立的研究院将以技术研究为基础,以应用落地为导向,建立起建筑行业的区块链生态,如基于长安链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追溯平台,形成建筑材料追溯、施工行为追溯能力,利用长安链“链上存证”优势,实现施工设计、施工进度、施工用料、施工人员、施工工时等信息“留痕”。此外还能够精准掌握物料采购、施工工程中的碳排放强度,为打造绿色建筑、绿色工程奠定基础。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