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消息,在13日上午举行的2022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称,今年前2个月,东盟以约3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差距落后欧盟,暂居我第二大贸易伙伴。从一季度数据来看,我国对东盟进出口达到了1.35万亿元,同比增长8.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4%;同期,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1万亿元。东盟重新成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
李魁文表示,初步分析,我国与东盟进出口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RCEP正式生效助力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随着RCEP的正式生效,新的制度红利正进一步密切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与东盟进出口规模占与RCEP贸易伙伴外贸规模的47.2%,占比接近一半。
二是互联互通持续为贸易往来提供了增长动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了我国西部与东盟国家的紧密相连,有力保障了双方经贸往来畅通。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送集装箱货物17万标箱,同比增加了56.5%。中老铁路在中国与东盟之间构建起一条便捷物流通道,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先后开行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一季度,我与东盟铁路运输进出口大幅增长了3.5倍。
三是区域产业链稳定恢复,中间产品贸易超过了6成。据标普全球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东盟国家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7,保持了扩张态势,带动我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贸易保持增长。一季度,我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进出口8384亿元,占我国与东盟外贸规模的62%。
四是积极扩大自东盟农产品进口。一季度,我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460.2亿元,增长了14.1%,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值的13.7%。其中,自东盟进口水产品、干鲜瓜果及坚果分别增长26.2%和17.3%。
李魁文指出,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发展潜力大,双边贸易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