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腾讯三方联手,在北京举办了“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暨《人工智能教师能力标准(试行)》《2022年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成果发布会”,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其中,《人工智能教师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应具备的18项基本技能标准,为各地开展人工智能教师培训、评价等提供了参考依据;《2022年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是基于对全国25个省市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问卷抽样调查权威推出,旨在为未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落地提供有效路径参考。
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处长任昌山指出,《标准》和《蓝皮书》的发布,对勾勒人工智能教育的现状、指导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具有着重要意义。希望研究机构和专家能够坚持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原则,广泛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推动数字时代背景下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智慧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雷鸣宇结合信通院正在开展的工作,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慧教育发展提出了展望。
腾讯教育副总裁王涛表示,腾讯教育将继续加强与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规范标准的落地实施,发展有温度的人工智能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委会副会长吴砥指出,此前国内对于人工智能教师的能力、标准长期缺乏统一标准。“本次发布的《标准》,站位很高,系统性很强,具备比较好的实操性,为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队伍建设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有利于解决人工智能课程教师能力教学欠缺的问题。”
基于《蓝皮书》的调研结果,专家组指出,教师能力的培养和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当前中小学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腾讯教育联手,共同推出了《标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对《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她指出,《标准》明确了人工智能教师应当具备的技能,希望这一标准的制定,能够成为今后开展人工智能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指南,也可以作为人工智能教师培训以及评价的标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小清针对人工智能教育目前在全国的开展情况和地区分布差异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朱景高分享了温州在中小学推广人工智能教育的经验成果。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朋阳表示,腾讯将与学术研究机构紧密合作,与一线教育局、学校联手,促进AI时代学生的全面发展。
发布会期间,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海淀教育科学研究院等院校机构的众多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参与到主题研讨中,为推动青少年人工智能普及贡献多方智慧。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速发展,智能手机正在拥抱这一新机遇。苹果、三星、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魅族等企业纷纷布局AI(人工智能)手机,推动AI技术在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4-03-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