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解码南部新城新格局:中央生态住区横空出世
南部新城管委会 | 来源:南部新城管委会 浏览次数:1130
摘要:

3月9日,南部新城管委会举办中央生态住区品质研讨沙龙,会上发布了南部新城总体规划、中央生态住区板块情况以及最新开发建设进展,业内专家学者深度解读了南部新城和中央生态住区的历史及未来发展愿景。

3月9日,南部新城管委会举办中央生态住区品质研讨沙龙,会上发布了南部新城总体规划、中央生态住区板块情况以及最新开发建设进展,业内专家学者深度解读了南部新城和中央生态住区的历史及未来发展愿景。

秦淮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赵海,市南部新城管委会副主任葛敏,市土储中心副主任范宇,市房产局市场监管处处长夏军,市规划资源局秦淮分局副局长王梅等出席本次会议。学术界权威专家学者、房地产百强企业高管、媒体代表等近50人参加会议。

南部新城全面贯彻落实南京“打造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总体部署,聚焦“长三角中央活力区、都市圈总部集聚区、现代化主城新中心”的发展愿景,坚持人民城市、公园城市、韧性城市、绿色城市的发展理念,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

从总体规划上看,南部新城构建了产业引领、产城融合、多规合一、有机整合的规划体系,重点突出6方面的特色:一是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二是资源保护,活化利用;三是以TOD模式为引领,建设紧凑城市;四是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五是规划留白,预留未来发展空间;六是和谐发展,绿色生态。

今年,是南部新城形象蝶变之年,分布在中央商务区、中央文化区、中央活力住区范围内的多个重大城建项目利好频传:

祥云桥、国淮桥春节前夕竣工交付;夹岗配套学校基本建成;不动产档案馆计划上半年建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主体封顶,预计四季度建成;南外新校区具备开学条件;一批道路将分段开通、跨越水环和绿环的30座桥梁计划全面完工……

一座新城的模样正在呈现,推动南部新城建设从拉开框架向初具形象转变。

中央生态住区,是南部新城宜居生活的标志性窗口。

从区位上看,中央生态住区北与紫气东来的钟山举目相望,南与现代化高铁南站近在咫尺,东与快速发展的紫东地区紧密相连,西与古貌新姿的夫子庙、老城南核心主城一脉相承,是南京主城东南发展的重地。

中央生态住区,是南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蜿蜒流淌的秦淮河、绿意盎然的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等,构成了历史和城市面貌的底色。

这里不仅直接享受南部新城黄金宝地开发建设的城市红利,更有氛围纯粹的高端圈层和南京罕见的城市山水资源,是主城难得一见的高端居住区。

回溯这一片区的历史演进,可以感受到这是一片自然胜地、战略要地、风水宝地。中央生态住区紧靠秦淮河来水的水口之地,片区内的秦淮河是南京城市的水口所在,是城市的“上方”,是“上风上水”之地。

中央生态住区与南京主城的形成与发展密不可分,片区内外存在诸多文化遗产,表明这里的历史文化与南京传承共生,一起承载了中华文明的基因。

目前,南部新城中央生态住区内,拥有云萃府、翡丽铂湾、云锦四季、南宸紫阙等项目品质企业聚集,建设标准极高,品质改善盘百花齐放。

高颜值、高配置、高舒适度、高品质是中央生态住区的标签。公建化立面,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是辨识度极高的地标建筑,也让户型更加通透,采光面更大。装修标准上采用了诸多国际一线品牌,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在这里,科技系统的魅力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与提升,从阳光、空气、水、温度、声音等生命元素出发,为业主构建全新的居住生态。

中央生态住区内部及周边的城市资源,汇聚了外秦淮河、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地铁5号线七桥瓮站(在建)、南京博物院故宫馆(规划)、机场跑道公园、南部新城一级地标、幼儿园&小学、初中等资源,板块含金量高。

中央生态住区既与繁华触手可及,又保持了合适的距离,未来这里不仅将成为文化高地,更是一座宜居宜业的高地。

研讨会上,市土储及南部新城管委会披露了中央生态住区公建及市政配套前期进展,今年将全面启动建设。与会专家学者和开发企业代表表示,在南京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倍加珍惜南部新城的空间要素,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合理利用,完善城市功能,建设更加生态化和国际化的美丽宜居中央生态住区,力争成为南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的先行区、标杆区。(田钟汉)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