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户外LED媒体-内容+设计寻找受众大数据
山西新华广告 | 来源:山西新华广告 浏览次数:1066
摘要:

户外LED媒体也有自己的用户,而寻找到用户,以及了解用户的“收视行为”就必须建立媒体的数据库。

户外LED媒体也有自己的用户,而寻找到用户,以及了解用户的“收视行为”就必须建立媒体的数据库。户外LED媒体的数据库不同于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它的受众是变动的,既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收视的过程中也不会留下痕迹,但是“媒体融合”为数据库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户外LED媒体是静止的,但是其受众是移动的,移动的受众每个人身上又有一个几乎不会中断的信号发射器——手机,所以通过对LED媒体周边的受众进行范围的界定,并追踪手机用户的信息便找到了户外LED媒体的受众。

除此之外,户外LED媒体的内容设置也是大数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个媒体都有自己的容量标准,电视有节目时长,报纸有版面,户外LED媒体也应该有自己的容量——屏载量。屏载量包括两个标准:一是广告轮播总时长,二是单个广告的时长。这两个标准的设置将取决于媒体周边受众的可视时长。通过研究路况的复杂性、车行和人行速度去确定受众从看到LED媒体的信息到被动结束收看的时长,从而去设定每一个媒体的屏载量,使媒体内容得到最优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就涉及到LED媒体的广告设计。通过实践经验证实:电视广告和平面媒体的广告不适合直接放于户外LED媒体上使用,这主要是由于媒体与受众的距离决定的。所以户外LED媒体的广告设计应有自己的设计原则,而这就要通过大数据去研究受众观看户外LED媒体的视觉中心在哪?他们动态的收视行为有哪些特征?偏好动态的还是静态的?大数据需要极大地帮助户外广告做到合理布局,精准投放,将已有广告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极致。

LED大屏幕能否适时适地地有效播出有针对性的预设内容,强化消费者现场体验,让人见了广告就想买,是绝大多数广告主最基本的考量,所谓“我不知道50%的广告预算用在哪里”的慨叹,其实就是不得以次优选择的N次方之结果。因此,除了覆盖全国的采购与投放平台,程序化的安排中,还应包含实时场景的分析定位并随机播出匹配的预设内容,以争取到更多大品牌的预算,从而增加各类有效的(资金与信息)流动性分布。为了适合基于位置的推送和基于场所的数字广告的媒体特征,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摄像头、感应装置、Wi-Fi、低功耗蓝牙等,应成为今后新造LED屏幕的标配,并链结云端广告池内容库和数据处理平台。

(文章转载于http://www.dav01.com/article/2016/01/a255591.html,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直接私信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图片来源于网络,只为文章内容配图,不做商用。)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