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创新引领走在前 聚力实现新突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介绍我省2022年民生改善创新有关情况。发布会上,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邢顺峰就大众日报记者提问进行了回答。
大众日报记者:近年来我省教育改革力度比较大,请问省教育厅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邢顺峰: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聚焦短板弱项,在强供给、促均衡、提质量等方面持续用力。
一是扩大资源供给。主要是解决“有学上”的问题,重点面向城区,持续扩充公办教育资源供给,在“十三五”期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00余所的基础上,2021年再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77所,新增中小学学位34万个,有效纾解了城区适龄儿童入学压力,防止了大班额问题反弹。
二是提升均衡水平。着眼于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实施教育强校扩优行动,以优质学校为着力点,通过组建教育联盟、集团化办学、区域间结对帮扶等,建立校际间、城乡间、区域间的教育协作关系,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062所,促进党建、管理、教研、课程、资源、师资、评价等一体改革、共享互通。着眼于城乡一体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改革,实现了县域内城乡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统一”。我们在全国创新性地实施了教育强镇筑基行动,遴选了省市县三级试点乡镇339个,重点打造提升镇驻地中小学(幼儿园)办学和带动能力,发挥其支点和辐射功能。去年4月,我们获教育部支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
三是提高办学质量。主要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根据中央部署推进“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强课提质行动,落实“公民同招”要求,出台办学规范“十五条”,完善课后服务机制,打出校内减负提质的系列“组合拳”,守牢校内“主阵地”。全省中小学作业布置达标率、课后服务应开尽开率均达到100%,学生家长焦虑明显减轻。据调查,认可学生学业减负成效的小学、初中家长比例分别达到97.87%、95.72%。
下一步,我们将着眼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缩小城乡差距,大力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深化乡村办学体制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不断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
二是缩小校际差距,持续实施强校扩优行动,大力推动集团化、联盟化办学,抬高发展中学校的发展起点,着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三是提高群众满意度,今年将继续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00所以上,确保资源供给力度不减;狠抓校内教学质量,规范办学行为,确保减负担不减质量;坚持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老师“三服务”理念,不断将改革创新向深水区推进,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学生学习动力和教师教书育人创造力,打造山东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品牌。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