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国家标准研讨会在合肥成功召开,会议由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组织,会同冷链物流行业、冷链设备行业、农产品生产等企业等近20个起草单位,围绕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现阶段标准制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进项展开讨论,针对标准术语和定义、设施设备、采收、屠宰、捕捞、预冷、分级、包装、储存、运输、追溯、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等要求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国家标准针对目前农产品产地冷链需求量大,缺乏规范化管理的情况而制定,有望解决管理瓶颈、减少产地浪费、助力行业发展,进而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鲜生活冷链食品质量安全中心代表参与本次研讨会,在标准涉及的范围、持证人员、保质期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建议。
作为《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国标编制起草单位之一,鲜生活冷链历经五年时间,通过“孵化+整合”的发展模式,整合冷链物流行业资源,投入数科技术研发,投建城市冷链智能园区网,目前全国布局70余家服务公司,拥有全国34.8%(10万台)的运力资源、超170万㎡三温库房、超14700条线路可触达679个城市、超30万个交付网点,累计服务人口超5亿。
2021年,鲜生活冷链秉承“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使命,加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应用投入,上线全流程数字化,发布“仓、干、配、系统、结算”五大标准产品,升级食材供应链全域服务模式,以双平台助推食品及冷链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成立食品质量安全中心,依托全网服务能力及一体化供应链科技能力,持续在仓储、运输、全程追溯等方面发力,形成了企业冷链服务标准化的雏形,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也为鲜生活冷链未来在供应链服务平台的B to A奠定了基础。
鲜生活冷链将以“数据开源、智慧共生”的心态,从标准的起草、编制到落地应用提供全程支持,通过加强冷链基础通用标准以及冷链物流绿色化、智慧化等领域标准的量化、发布、输出、运用,加速行业标准化进程。积极参与冷链物流国际标准化活动,发挥企业的带头、协同作用,赋能农产品供应链效率及标准升级,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食品安全、现代农业的角度,助力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建立。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