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校企携手,共建共赢:中国声谷与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交流对接会圆满举行
搜狐网 | 来源:搜狐网 浏览次数:763
摘要:

校企携手,共建共赢。长期以来,中国声谷通过 “院校培养 + 基地实训”的模式,推进引企入教、创新融合机制、搭建 合作 平台,吸引人工智能各行业各领域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并 陆续 与 各大高校 学院签署了 “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校企携手,共建共赢。长期以来,中国声谷通过 “院校培养 + 基地实训”的模式,推进引企入教、创新融合机制、搭建 合作 平台,吸引人工智能各行业各领域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并 陆续 与 各大高校 学院签署了 “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1 月 11 日,由合肥高新区声谷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中心和中国声谷运营单位安徽 省 信投共同主办的中国声谷与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交流对接会顺利召开,旨在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培育复合型人才,储备人工智能产业 “后备军”,打造 AI 产教融合新格局。

活动当天, 中 国声谷运营单 位总裁、合肥高新区声谷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中心理事长祁东风,中国声谷运营单位副总裁关春光,合肥高新区声谷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中心副理事长刘国欣,安徽大学江淮学院院长李财富、党委书记赵劲松、副院长叶柳等高校领导嘉宾以及中国声谷集群企业代表共同出席此次会议; 中国声谷综合管理中心总经理郭铁参会并主持会议。

座谈会议上,中国声谷运营单位总裁、合肥高新区声谷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中心理事长祁东风在讲话中表示:“中国声谷与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建立合作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声谷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级产业基地推动‘育才、引才、聚才’应尽的社会责任,对双方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科研和人才优势以及企业资源和市场优势。”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院长李财富从学院发展、转设情况、未来规划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介绍。他提到,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入开展合作,实现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

会上, 安徽大 学江淮学院系(部)负责人和中国声谷企业列席代表 分 别 就校企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推介,双方共同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学科项目共建、人才定向培养等系统 性 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洽谈。 最后,合肥高新区声谷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中心与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双方在众人见证下共同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助推实现校企共建、共享共赢。

为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战略部署,遵照工信部发布的培育发展集群建设要求,依托中国声谷的合肥市智能语音产业集群成功入围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评选,并于2021年3月在决赛中胜出。6月,人民日报专题调研合肥市智能语音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在新闻报告中充分肯定了集群建设成果。11月,中国声谷应邀参加先进制造业集群高峰论坛,分享集群建设经验,得到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认可。

作为安徽省合肥市智能语音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合肥高新区声谷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中心,坚持以“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原则,致力于整合相关产业、创新、人才、资本等资源,全面支撑集群要素集聚、技术创新、组织变革等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为集群内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深化集群内企业交流合作。

座谈会之前,安徽大学江淮学院院长、教授李财富等一行在合肥高新区声谷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中心副理事长刘国欣陪同下共同参观了中国声谷人工智能体验中心,先后听取了中国声谷在产业环境完善与孵化培育创新方面的工作,并深入体验了基地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产品与科研成果,如智能制造中心、智能营销平台、智能写作平台、类脑智能应用平台、东超科技的无触摸医疗自助机、咪鼠科技的智能鼠标、推想科技的肺部疾病AI辅助筛查解决方案等,并对平台的产业服务能力和基地企业的创新水平给予了高度肯定。

本次座谈会的举办旨在加速中国声谷与高校共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就业对接平台,完善中国声谷产业集群人才服务工作,帮助集群企业解决招聘难问题,同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校企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合肥高新区声谷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中心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积极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在省内打造集资源共享、企业实践、顶岗实习、联合攻关于一体的高质量校企合作典范。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