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谢雁冰 张素)记者17日从全国检察长(扩大)会议上了解到,去年检察机关积极运用大数据助力国家治理,深入推进智慧检务建设,全面部署应用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版。2021年,检察机关全面运行侦查监督、民事虚假诉讼监督平台,发现侦查违法案件线索17万件、民事虚假诉讼等违法线索1.6万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当天的会议上举例介绍说,浙江检察机关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数据互联、共享平台,从海量数据中智能分析发现监督线索,成案数量倍增。
据知,浙江绍兴检方通过智慧监督平台检索涉交通事故的车损保险理赔诉讼民事裁判文书,运用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多件案件由同一个原告起诉,不符合常理。最终查实为通过虚假诉讼骗取保险赔偿,60余起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部署今年工作时,张军强调,要以“检察大数据战略”赋能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既要抓“本”的提升,更要有“质”的嬗变。“质”的嬗变即要跟上、适应信息化大势,充分挖掘、用好大数据,以“数字革命”驱动新时代法律监督整体提质增效。
具体来说,张军表示,各级检察院检察长、业务部门负责人要增强大数据战略思维,深刻思考、把握检察监督办案为什么要运用大数据、怎样运用大数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国家检察官学院要研发专门课程,建立师资队伍,推动大数据运用进课堂。
“要在深度运用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大数据运用方式、平台、工具,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惩防违法犯罪、监督纠正违法、保护国家和社会公益、促进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张军尤其指出,任何违法犯罪都有一个信息链条,孤立看链条上的每个信息点很难发现异常,运用大数据筛查、比对、碰撞,信息点之间就有了交集、串连,问题线索就能清晰展现出来。
此外,各级检察院,首先是省、市级院,要下决心攻克大数据壁垒,充分获取各方面相关数据,探索、创新、优化数据监督模型,归集、碰撞相关数据,发现深藏其中的监督线索,促进社会治理深层次问题解决。按中央政法委部署,要主动加强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协作,打通“数据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完)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