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科大讯飞刘庆峰走进中纪委:勇闯人工智能“无人区”
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 来源: 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浏览次数:764
摘要:

在2021年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记者就相关话题对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进行了专访。

在2021年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记者就相关话题对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进行了专访。

记者:人工智能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相关前沿科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科大讯飞有什么经验,取得了哪些进展?

刘庆峰:科大讯飞坚持走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创新道路,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科技前沿“无人区”,把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源头核心技术上掌握主动和保持先进。我们先后与清华大学、社科院语言所、中科院声学所、哈工大等科研院所及学校建立联合实验室。此外,一直把研发放在重要位置,每年研发资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过20%。

核心技术评测中的积累,最终是为了将技术更好应用到实际中。比如,我们发布了全球唯一通过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的“智医助理”机器人系统。基于其所具备的语义理解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筛查并发现疑似人群。在武汉,仅用6小时就完成100万居民的筛查随访,提升疫情筛查效率20倍以上。

记者:当前,一些领域还存在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加以解决?

刘庆峰:从人工智能领域说,一方面需要结合典型规模化应用的重大牵引实现系统性创新,系统性创新能力的提升将构建我们面向未来的全新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需要优先考虑所建系统的安全自主可控性。要利用重点行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契机,打通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持续迭代优化,真正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竞争力。

记者:如何用系统性创新迎接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

刘庆峰: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过去,人工智能企业一直在各关键技术点上进行持续的创新突破,基于单点技术创新解决局部应用场景需求。但要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命题,必须搭建一个系统性的舞台。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包括关键的场景、需求、资源、教研以及管理模式的“一盘棋”。

系统性创新需要三大要素的支持,包括单点核心技术跨越鸿沟能力、创新链条上关键技术的深度融合能力和重大系统性命题的洞察解析能力。只有系统性创新能力提升,才能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并最终使科技创新成果在产业一线广泛应用,让人工智能带给人民群众更多生活便利。(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刘庆峰,男,1973年2月出生于安徽泾县,现居住在合肥,科大讯飞董事长,1990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8年获“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7月获“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安徽省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中国科协七届委员和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创办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总裁,2009年4月起同时兼任董事长。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董事长,伏羲智库联合发起人。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机构和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新商科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新商科专委会(简称:高校新商科专委会),是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2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6月28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100多家。高校新商科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新商科教育、推动高校新商科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新商科教育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