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立外交关系跌入寒冬之后,立陶宛国内的企业及相关联的欧洲企业都尝到了苦果。但在事后他们非但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立陶宛政府与欧盟却是不约而同地将责任推到了中国头上。
根据观察者网的报道,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近日大肆借着媒体炒作,是中国“封锁”了立陶宛的贸易。他声称不少立陶宛产品卡在了中国海关,还表示与立陶宛企业有商业往来的其他欧洲跨国企业如今也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而在这一套炒作的最后,他还代表欧盟发声,声称欧盟已经准备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
但这一套说辞完全就是“甩锅”。在12月24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赵立坚就已经做出了澄清。他明确表示媒体炒作中的“封锁”立陶宛产品、向与立陶宛关联的跨国企业施压从而令其放弃与立陶宛的合作等等全部都是不实消息。
同时赵立坚还提示立陶宛企业,其出现贸易困难的问题主要还是中方企业对其态度发生了转变,因而他们更应该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中立外交出现摩擦之后,不少充满着民族正义感的企业第一时间以企业的名义,切断了与立陶宛企业的合作。
其中德国精酿啤酒品牌“沃夫狼”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自从立陶宛政府批准台湾地区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之后,“沃夫狼”在大陆的订单就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如今在国内的各大电商平台上都已经无法再购买到“沃夫狼”品牌的任何产品。
其总经理霍巴巧思卡斯也证实了这一情况,为此“沃夫狼”的直接损失甚至高达50万欧元。而失去整个大陆市场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无独有偶,近日德国-波罗的海商会也紧急致信立陶宛政府,信中称部分在立陶宛设厂的德国企业如今已经无法再同往常一般自中国获取原材料。
中国合作商都拒绝了在立陶宛设厂的续约,因为他们“害怕中立外交关系进一步恶化会影响后续贸易订单的履行”。目前这一生产危机已经波及了泥炭、激光器乃至于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多个行业。
商会还表示,倘若立陶宛政府无法恢复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那么他们便不得不被迫关闭这些德企在立陶宛开立的工厂,这将会给立陶宛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要知道德国可是立陶宛的第四大投资国,这些工厂的关闭对于立陶宛来说损失的可不仅仅是14.5亿欧元的投资,还有数不胜数的工作岗位。德厂倒闭而创造出的失业潮,甚至会对立陶宛的社会稳定造成直接的影响。
从商会与立陶宛企业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所谓“制裁”与“封锁”均是中国企业与合作商的自发行为。而站在商业上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选择也没有任何问题,毕竟一个随时都会“断线”的合作伙伴显然不是什么好选择。
在当前中国的经贸市场受疫情影响最小的境况之下,来自世界各地的贸易伙伴可是踏破了门槛,中企也有足够的自信能够摆脱对立陶宛市场的依赖。正如赵立坚所言,在华贸易受到影响的企业更应该从自身发现问题,“中国贸易威胁论”可以休矣。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