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中邮消费金融王晓敏:金融素养教育要寓教于乐
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浏览次数:1647
摘要:

王晓敏,现任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王晓敏,现任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工商管理硕士,28年科技、金融工作经验,专注消费金融行业13年,在推动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方面有深刻的认知和思考,是业内知名的业技融合专家型高管,对金融数字化及消费金融领域发展有着深刻的个人洞察。

消费者迫切需要提升金融基础知识

南方日报、南方+:为什么当下“金融素养”这一话题越来越受关注?

王晓敏:2021年,央行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显示,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水平在全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在金融态度方面我国具有优势,在基础金融知识方面还有差距。尤其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仍将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对象。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下,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显露不足,再加上金融诈骗频发,提升金融素养是目前最需要关注的话题。

南方日报、南方+:粤港澳大湾区正在积极打造国际金融枢纽。在此背景下,提高消费者的素养对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有何意义?

王晓敏: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者,消费者整体金融素养水平,对于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湾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普及工作,提升湾区居民金融安全意识和金融素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金融消费安全生态环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打造国际化金融中心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金融素养教育要寓教于乐

南方日报、南方+:当前,提高金融消费者素养存在着哪些挑战?

王晓敏: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金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一方面需要金融消费者更加谨慎,提高个人防骗意识;另一方面也要求金融机构不断提升金融产品的安全性,为金融消费营造健康环境。

南方日报、南方+:在你看来,做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教育需要做哪些努力?

王晓敏:首先要先修内功,通过大数据与金融科技的融合不断提升反欺诈能力,提高产品与渠道的安全系数,为金融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保障。其次要练外力,要由点到面,利用金融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做好金融知识科普工作,如科普短视频、在线直播等等,真正将金融素养教育做到寓教于乐。

南方日报、南方+:中邮消费金融在推动金融素养宣传教育工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推广的创新举措,可否介绍一下?

王晓敏:今年以来,我们就提升金融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了知识普及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方位有针对性地进行金融知识宣传科普,目前看来是卓有成效的。线下我们积极组织警企合作,联合越秀公安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进行实地宣传;线上我们创新了多种趣味短视频、H5、条漫等内容进行宣传,让金融素养教育寓教于乐,让消费者能更好地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南方日报、南方+:普通金融消费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的金融素养?

王晓敏:可以从行为、知识和技能等多方面来提升金融素养,金融消费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升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提高防诈骗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日常消费时学会使用正规持牌金融机构的产品与服务。

携手联盟提升湾区金融素养水平

南方日报、南方+:你近期最关注的与金融素养相关的议题是什么,可以分享你的观察与体会吗?

王晓敏:近期,我们持续在做青年消费者金融素养提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个现象,诈骗分子正在日趋集团化、专业化,使受骗群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在网络电信诈骗的受害者中,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占比达64%,而不习惯上网冲浪的50后、60后,反而不容易被骗,占比不到5%。可见,青年人已然成为被骗的“重灾区”。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数字化先行区、示范区,针对青年群体的金融素养公益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如何在金融普惠的背景下,更好地提升青年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一方面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守合规底线,持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在不断加强消费者金融素养教育,为推动消费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南方日报、南方+:你对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素养教育公益联盟成立后的未来工作有什么期待?

王晓敏:作为联盟成员,我们将持续开展各类型消费者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来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为湾区安全的金融环境贡献中邮消费金融的一份力量。未来,希望金融素养教育公益联盟可以真正意义上帮助湾区居民提升金融素养,和大家一起营造安全的金融环境。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