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开始,重庆发生了本地疫情,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重庆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效阻断疫情扩散蔓延。重庆市预防医学会专家,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主任医师赵寒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将扩大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加强疫苗接种推广,加大人力物资储备,全力打好冬季疫情防控阻击战。
重庆市预防医学会、专家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主任医师赵寒介绍重庆疫情防控情况。新华网 邵以南 摄
已报告病例目前都在一条传播链上
“本次疫情感染者活动轨迹多,场所复杂,涉及很广,我们需要判定的密接和次密接人员量非常大,感染者回忆活动轨迹时也存在不准确的情况,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赵寒介绍。
为快速阻断疫情传播,重庆与病毒赛跑,不断改进防控措施、方式、机制,积累了丰富的防控经验。在流行病的调查方面,重庆多部门联合行动,大大提高了流调的速度和准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把密接和次密接高风险人群识别管控到位。
针对和病人轨迹有空间和时间交叉的人群,进行大数据追踪和筛查,发送短信提示。启动实施黄码、红码的转变,及时筛查风险较低但仍有一定风险的人群。
同时,在感染者活动轨迹涉及的重点地区的重点人群中开展扩大核酸筛查,主动排查社区风险,把高风险、有一定风险和社区的风险进行三步管控。重庆还按照要求实行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对不同区域分级分类分人群进行管理,做到更加科学精准。
“从疫情发生至今,我们做了大规模的核酸筛查。”赵寒介绍,已经报告病例目前都在一条传播链上,从第三例开始所有感染者都是在集中隔离的密接人员当中筛出来的,风险及早被控制在了隔离人员当中。
扩大大数据应用范围 加大人力物资储备
每次疫情都能总结一些经验,对整个防控机制也提出了更大的改进需求。下一步重庆的防控工作该如何展开?
赵寒表示,扩大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在不久的将来,日常防控状态下也可能会采取大数据的追踪。对于外省协查的中高风险人群,都会采用赋码改变的形式进行管理,把输入的风险尽可能控制住。
加强疫苗接种推广,推进3-11岁群体疫苗接种步伐,建立起免疫屏障,有效地防止疫情流行和传播,控制重症和危重症的发生。加大人力和物资的储备,人员日常培训很重要,物资、隔离点日常虽然不用,但是必须具备一定储备量,以便疫情发生时可以马上启用。
“现在信息化还不是很发达,很多信息整理和收集都是靠人工,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和精力,所以信息化建设在后期要重点加强。”赵寒说。
提醒:冬季要预防流感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
现在也是流感高发季,如何防范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
赵寒表示,两者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特征很相似,流感和新冠肺炎两个病毒的流行特征很相似,而且在临床上初期很难区分。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防控措施,针对流感也同样有效。
赵寒建议,除了做好个人的防护,最关键的是要接种疫苗,这是对秋冬季防止两种疾病叠加最好最有效的方式。建议老人还要接种肺炎疫苗,这样效果更好。
新华网重庆记者 彭祎琦
原标题:
大数据加码 重庆这样打好冬季疫情防控阻击战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