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环岛西路东侧,一栋 9 层高的建筑主体结构已经顺利封顶,这里是有着 " 超级大脑 " 之称的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三期未来的 " 住所 "。
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三期效果图
据悉,目前,该项目主楼、能源楼主体结构已封顶,二次结构已完成,即将开展外立面幕墙施工,预计 2023 年年中全面竣工并达到移交条件。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把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摆在了显著位置,而算法、数据和计算力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 " 三驾马车 "。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三期项目建成后,平台算力将进一步提升,为合作区更多科技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提供算力支持。
项目进行时
项目名片
项目名称: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三期。
地理位置: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环岛西路东侧,小横琴山山脚。
总体规划:占地面积 1.3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 4.12 万平方米,包括主楼 9 层、能源楼地上和地下共 5 层、立体停车库 3 层。建成后,平台算力将进一步提升,为合作区更多科技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提供算力支持。
每秒 116 亿亿次算力的 " 超级大脑 "
为什么叫 " 超级大脑 "?这是由横琴与中科院共同建设的基于寒武纪国产神经元网络专用芯片的大规模、自主可控的先进智能计算平台。
一排排冰箱大小的服务器高速运转,这些看似普通的 " 大块头 " 其算力达到 116 亿亿次 / 秒,实现跨境光纤互联、资源共享,为逾百家珠澳科技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提供算力服务。
每秒 116 亿亿次是什么概念?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媒体中心总经理孙勇杰告诉记者,平台每台计算机运算的速度是普通家用电脑的 120 倍至 160 倍,而平台共有 2300 台服务器。这意味着,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每秒的计算能力约等于一台家用电脑的 30 万倍。
据介绍,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整体规划分为三期,其中二期项目 2020 年年初已正式投入使用,并在澳门设立了分中心,一举填补了珠江口西岸、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人工智能重大基础设施的空白。项目三期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建成后平台算力将进一步提升。
项目三期预计 2023 年竣工
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三期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环岛西路东侧,小横琴山山脚,占地面积 1.3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 4.12 万平方米,包括主楼 9 层、能源楼地上和地下共 5 层、立体停车库 3 层。
据代建单位珠海大横琴置业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岳伟介绍,主楼 1 层为展厅,2 层至 4 层为计算中心机房及配套用房,5 层至 8 层为数据中心机房及配套用房,9 层为办公用房;能源楼地下 1 层为消防水池,地上 1 层至 4 层为设备用房;停车楼共有停车位 55 个。
项目于 2020 年 4 月动工,总投资 20.7 亿元,为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目前,主楼、能源楼主体结构已封顶,二次结构已完成。" 幕墙施工图正在深化设计,我们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项目安装工程招标,2022 年年中完成项目幕墙施工,预计 2023 年年中项目竣工并达到移交条件。" 岳伟表示。
助力合作区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三期无论是选址还是外观设计,都进行了精心考量。
冷源对计算机正常运行尤为重要。在选址上,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三期毗邻合作区七号冷站。" 项目下方修建了地下管廊,直接连通七号冷站冷源,而七号冷站的冷源来源于附近的电厂,体现了生态环保的理念。" 岳伟介绍称。
在外观上,项目结合计算机特色,借鉴芯片造型,运用几何图形打造简洁、大气、富有科技感的外立面。岳伟表示:" 我们希望表现出计算机建筑的独特气质,展示建筑高效、科技、公共的核心内涵,将数据化的未来科技融入横琴,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是合作区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三期建成后,将成为合作区承载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计算服务、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智能计算科学研究和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建设与实施,支持合作区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发展,为合作区带来新的创新条件和经济增长点,助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速发展,智能手机正在拥抱这一新机遇。苹果、三星、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魅族等企业纷纷布局AI(人工智能)手机,推动AI技术在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4-03-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