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127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家参展商齐聚进博会,众多“全球首发”“中国首展”亮相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1409
摘要:

11月4日晚,黄浦江畔,“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再次“动”了起来。

11月4日晚,黄浦江畔,“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再次“动”了起来。

当前,全球疫情阴霾未散,“进博时间”再度开启。今年,进博会将为多重风险挑战下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怎样的暖意和精彩?

“没有新品首发都不好意思来”

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凝结着高水平开放合作成果,也得益于中国创新环境的持续改善

第四届进博会展厅,让不少观众直呼“大而美”——上天入地、吃穿住行,几乎无所不包。本届进博会企业展总展览面积进一步扩容,达到36.6万平方米,共有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此外,阔别一年的国家展重新回归,吸引了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

在全球好物云集的进博会上,“新品首发”“全球首发”已经成为不少参展企业的“标配”。“现在参加进博会,没有新品首发都不好意思来。”视光企业依视路集团大中华区视力保健总裁林国樑笑称。在本届进博会期间,该集团将首发一款法国特需镜片实验室手工定制镜片Exceptio镜片,它能够给出10000度近视、900度远视、3000度散光的解决方案。

本届进博会上,众多“全球首发”“中国首展”产品亮相。这是11月5日,观众在观看米其林集团带来参展的世界首台氢能源驱动赛车。

在持续扩大规模、引进“新奇特”产品的同时,进博会更注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成色。记者了解到,本届进博会首次在技术装备、汽车和医疗3个展区分设创新孵化专区,近100家展商带来人工智能、健康科技、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创新产品。数字经济、低碳技术、绿色生产及消费相关产品都备受关注,其中,人气最高的是跨国药企和医疗器械企业带来的产品。

全球知名的疫苗供应商葛兰素史克携旗下疫苗领域“三剑客”——乙肝疫苗安在时、双价人乳头瘤病毒(HPV)吸附疫苗希瑞适、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亮相;强生医疗带来外科、骨科和心血管及专业解决方案三大业务领域的多款创新“首秀”产品;拜耳集团重点呈现心血管健康、糖尿病管理、肿瘤治疗、细胞与基因疗法和精准诊断等领域的创新医疗解决方案……

美敦力展台展出的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环境持续改善,知识产权保护取得长足进展,其中国外在华专利、商标申请量连续多年实现双增长,这给全球科技产品进驻中国市场带来了信心和安全感。

“无论如何也要把展品送到进博会”

全球供应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入参与中国产业链助力畅通全球供应链

日本铁壶生产商荒井工房,是进博会的“四朝元老”。上届进博会,工房社长荒井干雄成为“最姗姗来迟参展商”的故事广为流传——受疫情影响,航班紧张,荒井干雄直到进博会闭幕前一日才进入会场。

去年进馆后,荒井干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签下第四届进博会的展位。从今年年中开始,他便开始期待来沪,但因疫情形势,终难成行。即便如此,他仍克服困难,将精选的数十把铁壶展品辗转运往上海,请上海公司员工帮忙站台,“虽无法到场,但我的展品代表了我所有诚意”。

“无论如何也要把展品送到进博会”,这是疫情之下不少外商的共同心声。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也是进博会的老朋友,“我们一直非常珍惜进博会这一平台,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开放合作,也推动了全球化。高通展出的所有产品都是和中国共同合作的成果,我们已经深入参与到中国的产业链中,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本届进博会上,首次参展的新伙伴蓄势待发。谈及首次参展的期待,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海外购中国区负责人李岩川表示,亚马逊海外购希望能为“买全球”带来进一步的提振效应,让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参与到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之中,让中国消费者可以第一时间买到与全球同步的新品,和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各种产品、福利。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启示和共识日益深入人心

相关数据显示,前三届进博会累计进场人次逾232万,累计意向成交额约2016亿美元,本次进博会保持了良好态势。在参展商方面,今年进博会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踊跃,“回头率”超过80%,高于上届水平;组团参展的境外中小企业数较去年增加30%……

四年来,进博会人气连年上升,“朋友圈”不断扩容,吸引越来越多客商追捧,彰显了强劲“磁力”。在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杨继瑞看来,“磁力”来源于作为中国基本国策的对外开放。斯凯奇中国、韩国及东南亚首席执行官陈伟利也从进博会的举办中,真切地看到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决心与态度。霍尼韦尔中国总裁林世伟表示,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中国扩大开放和改善营商环境给企业带来新机遇,坚定了霍尼韦尔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

出台涵盖货物和服务贸易的28条措施,推动自贸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提速;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海外仓网络建设,完成《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的修订;优化“服”的质量,出台《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保障外资合法权益……这些落地兑现的承诺,是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生动缩影。

“数字人民币”亮相,首次在展会现场试点使用。

“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打入一针强心剂”

展品变商品,展商成投资商,中国机遇正在成为世界机遇

“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着眼世界大局,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互利共赢的坚定决心与大国担当。这份坚定,源自众多参展企业用实际行动为进博会、为中国市场投下的赞成票。

在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深石明宏看来,“更是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打入一针强心剂”。

在疫情面前,国际展商没有停下脚步。“进博会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展会,隔离21天是一个很小的牺牲。我们希望在进博会找到合作伙伴,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我们确信进博会是将我们的产品引入中国的最佳方式。”罗马尼亚参展商武斯坎说。

同样“一往无前”的还有肖特集团。这家2002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德国企业,在江苏和浙江都有大规模的生产加工中心,今年还将在中国扩大投资。“信任中国、投资中国的原因是中国政府信守承诺,为外商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营商环境。过去,低成本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而现在,外商更看重能为市场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该集团中国区负责人陈巍表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和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等项目,为肖特集团合计节省约千万的税金。此外,进口药用硼硅玻璃关税税率的调整也让集团成为受惠企业之一。

记者注意到,早在第四届进博会倒计时50天时,数十家企业和境外组展机构就已经提前“锁定”第五届进博会。从参展商的签约热情中能明显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和机构希望通过长期参与进博会深耕中国市场,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的重任,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中国信守承诺,依托进博会,不断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向世界展示坚定不移不断扩大开放的诚意,与世界分享中国市场,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