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在九龙坡参加了“健康为民·院士专家九龙行”活动,并举行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新一代智能化医院发展和思考”专题讲座。
李兰娟表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此次抗疫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应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设备等技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将使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很大发展。
李兰娟回顾了2020年以来我国的抗疫历程,并表示,“在发现和控制传染源方面,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能够快速了解到传染源接触的所有人,比如武汉市场以及北京新发地海鲜市场的人员流动去向,然后迅速加以检测,加以控制,加以隔离,从而控制病毒蔓延。现在抗疫的方式和过去不一样了,不需要再通过人工手段调查,人工智能技术很快就能够将传染源‘一网打尽’,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抗疫方式。”
此外,李兰娟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研发新药方面,人工智能手段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短时间内筛选研发出真正有效的药物,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这是非常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同时,通过互联网手段,我们得以在武汉跟全国十几个省进行远程会诊,并与许多国家连线介绍中国经验和中国技术,发挥全球抗疫中的中国担当。互联网医疗手段在此次抗疫中得到非常好的应用。”李兰娟介绍,进入复工复产复游阶段,大数据技术在健康码中的应用也加快促进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现在大家都有健康码,到哪里都需要使用,通过健康码,监管部门得以详细了解个人健康情况,从而可以针对复工复产过程中、人员流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传染源,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控制。”李兰娟表示,“疫情之下,更重要的是预防和控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智能化诊断治疗、健康管理、药品管理以及医药管理都能发挥更好作用。”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