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银合作促发展 彰显产业金融服务新特色
践行“大挎包”精神,以深化服务提升乡村振兴质效。深耕“三农”沃土,做金融支持“践行者”。践行“金融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责任,积极开展“四张清单”营销和“整村授信”工作,搭建集“乡镇-行政村-客户”于一体的智慧服务体系,实现精准营销、精准服务。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村授信村庄5943个,占全部自然村的74.56%,建档评级覆盖面达66.93%、授信覆盖面达44.87%、用信覆盖面达17.14%。下沉服务重心,做普惠金融“引领者”。选树386个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选派532名业务骨干到乡镇、村委挂职“金融顾问”,组建金融志愿服务队264个,改造提升基层网点300个,设立、完善农村金融代理服务点1392个,全面推行客户经理驻村办公,大力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金融夜校等活动,上门送产品、送服务、送知识,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公益事业,做奉献乡村“示范者”。与各级党委政府、团委、工会等常态合作,组织“慈善一日捐”、困难儿童“希望小屋”捐建走访、为农村劳动者“送清凉”等活动,积极参与乡村战疫、防汛减灾等志愿服务,捐款捐物230余万元,擦亮爱心企业、百姓银行品牌形象,体现了兴农为农情怀。
做实普惠金融 做好金融助力发展新文章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又是一年丰收季,武城县郝王庄镇西李古寺村也迎来了一千余亩谷子的大丰收。“在武城农商银行150万元‘强村贷’产品的支持下,才让我这种植效益节节攀高。”李古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守良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
李古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只是德州全市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加大信贷投入,支持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德州全市农商银行,将普惠金融政策辐射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全力支持辖内6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发展,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42亿元。
优先政策倾斜,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强化农村产业发展和改善性信贷需求支持,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和消费能力提升,对涉农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业示范基地、特色产业村镇等项目,在信贷资源、授信政策、利率定价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充分运用财政金融融合支持政策,指导武城试点县和陵城、乐陵、齐河、禹城4家享受试点金融政策县的农商行,持续加大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禹城农商银行积极推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为65家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46亿元。加大信贷政策倾斜力度。指导辖内农商银行推广“财政贴息、风险补偿、利率优惠”的涉农政策性贷款,加大对农村党员、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创新创业,累计发放“退役军人贷”“巾帼系列贷”等政策性贷款6837户、20.21亿元。联合人社部门推广“创业担保贷”,联合鲁农担公司扩大“鲁担惠农贷”规模,通过财政补贴、银行降息、第三方担保等方式,主动让利于民,目前已累计发放“鲁担惠农贷”4403户、23.02亿元,“创业担保贷”1.29万户、16.40亿元。
主动减费让利,落实让利乡村客户要求。指导全市农商银行主动融入地方政府种养业提升发展规划,获取流通企业、批发市场和特色产业清单,在符合信贷制度的前提下,能投尽投、应贷尽贷,减少企业办理环节和费用支出,全力支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加大信用贷款投放,落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对贷款到期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涉农小微企业做到应延尽延,为贷款即将到期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普惠小微企业推出无还本续贷,降低乡村振兴产业企业还本付息压力。已累计办理延期还本贷款53.5亿元、无还本续贷27.88亿元。
突出“三个助力” 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刚开始创办合作社的时候资金短缺,宁津农商银行提供的20万元‘乡村好青年贷’创业贷款帮了大忙,不但优惠力度大,放款速度也很快,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也为合作社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凤巢利众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赵德高边整理瓜果枝条,边告诉记者。创业青年赵德高充分利用20万元“乡村好青年”信贷资金,扩大农产品种植规模,丰富农产品种植种类,开立淘宝、快手、抖音等自媒体账号,利用“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实现了订单种植、定向销售,现农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的大中型商超,走上了现代农业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之路。
突出产品助力。针对“三农”、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全面推广“兴农贷”、“宜居贷”“先锋模范贷”等五大系列59款信贷产品,同时,紧密结合乡村振兴需要,加强细分市场研究,创新推广贴近市场、灵活高效、能够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信贷产品。乐陵农商银行围绕市政府“乐养、乐居、乐教、乐业”等十大民生工程,推出乐商贷、乐农贷等“乐”字系列信贷产品,为1352户客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1.47亿元,积极支持医疗、养老、教育等,全力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突出产业助力。加大农业特色产业支持力度。乐陵农商银行实行“农商银行+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客户”服务模式,全力支持金丝小枣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大对其上下游产业的跟踪服务力度,为12家枣制品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6亿。夏津农商银行依托当地桑葚产业区位优势,通过“1+N”产业服务模式,支持旅游区打造桑叶茶、葚果酒等全产业链条,先后为山东椹树下、禾势兄弟等公司提供信贷支持900余万元,同时,不断延伸“桑果”产业链条,支持桑农发展采摘园、农家乐、加工企业等32个、864余万元。加大特色文旅产业支持力度。齐河农商银行积极推进“金融+精品旅游”,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辖内山东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中国译文化小镇等旅游项目提供信贷、智慧服务、线上支付等全流程式“金融管家”服务和信贷支持4.94亿元,上线智能设备430套。加大农村新型产业支持力度。宁津农商银行选取有餐桌椅制作、销售经验的6个村庄进行重点培育扶持,对其提供资金扶持、电子商务培训等一揽子服务,提供信贷资金支持52户、846万元,助推3个乡镇10余个村庄荣登中国淘宝镇。
突出科技助力。完善信贷服务方式。德州全市农商银行开展“便捷获得信贷”专项行动,推行“无纸化”办贷,精简办贷资料,缩短审批链条,新增2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乡镇网点,线上小额客户办理“秒批秒贷”,线下业务2-3天完成审批。开展特色线上信贷服务。大力推进“金融智慧化”创新,线上推广手机银行4.0版本,持续完善适合乡村环境使用的“乡村版”,为商户打造“聚合支付”结算平台,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创新推出无抵押担保、纯线上操作、信用办贷利率低的“慧德e贷”产品,使“网络可达、服务可达”成为现实。截至目前,“慧德e贷”授信5.3万户、34.3亿元。(杨孟圆 王志 )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