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行业中,恒大向来是最有名的那几家之一,“碧万恒”的称呼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行业的头部代表,但这两年,单论知名度,恒大已逐渐出了房地产行业的圈,纷纷扰扰的新闻,根源不外乎两个字:“债务”。
而前几天在央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针对恒大的债务问题做出了正面回应,称其金融风险整体可控,将督促恒大加大资产处置,同时配合复工,以下为提问及回应详情。
10月15日,央行召开“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在会上,有媒体提问称:恒大集团的债务危机引起了广泛关注,央行是否担心会引发系统性的风险?
不得不说,该媒体的提问很专业,直指恒大这场危机乃至房地产行业中存在的最大风险:“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固然,房地产行业本身也关联着诸多购房者、供应商、员工等,如果出了问题也是影响重大。但是,如果引起了金融行业的崩塌,其后果可能是更具连锁性、毁灭性的,类似于之前的次贷危机,原因之一便是提供购房贷款的相关金融机构的破产,而导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央行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恒大债务中,金融负债不到三分之一。...。总体上看,其风险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可控。...,目前,正在督促恒大集团加大资产处置力度,加快恢复项目建设,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金融部门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复工的金融支持。”
央行此番对恒大债务问题的正面回应,一方面为房地产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既然风险可控,房企的融资需求应该就不会被进一步打压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将督促恒大,同时配合交付,为购房者增加了信心。
不过,到目前为止,恒大对自身债务问题的解决着实没什么大动作,特别是比较有效的两个手段:出售资产和高管注资,前者进度迟缓,后者更是根本没影。而央行发声表示将督查恒大加大资产处置力度,是否能有效的减轻债务,推动恒大在建项目的全部复工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