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构建数字社会基础设施 分布式数字身份走向实践落地
上海证券报 |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次数:688
摘要:

分布式数字身份作为数字世界的入口、网络3.0的基石,对政策、标准、技术、应用场景等各方面探索都至关重要。

  分布式数字身份作为数字世界的入口、网络3.0的基石,对政策、标准、技术、应用场景等各方面探索都至关重要。

  7月11日,以“构建数字社会基础设施”为主题的分布式数字身份(苏州)高峰论坛暨DIDA联盟2021年度会议在苏州高铁新城召开。本次论坛由分布式数字身份产业联盟(DID-Alliance,简称DIDA)主办,苏州高铁新城数字金融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协办。

  稳步推进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面向两个方向,一类是要提供公共数字服务的基础设施,就是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设施;另一类是面向用户的数字基础设施,就是允许用户及其设备进行数字交互的系统、应用程序和硬件,包括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扩展到联网家庭、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正代表着这一类的新方向。

  建立以数字身份为核心的基础设施

  苏州高度重视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工作,将其视作为全市的头等大事,在2021年初即发布了《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旨在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结合正在研究的课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研究员唐元博士指出,苏州在数字经济技术方面具有很好基础,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片沃土。从整体看,苏州数字经济走在了全国前列,尤其是在区块链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他提出,基础设施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前提,对新兴产业的数字经济而言更是如此。由此,他认为立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选准主攻方向,能够促进苏州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唐元提到,数字经济的四个关键支柱为:数字身份、授权和同意、支付互操作性和数据交换,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根基。基于此,对DIDA在苏州的发展也寄予了深深的期许。

  着眼于苏州高铁新城数字经济发展的蓬勃态势,2021年3月,DIDA正式落地于此。DIDA联合主席、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岩表示,DIDA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让数字世界互信相连”的愿景,加快推进以分布式数字身份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

  以技术引领创新推动创新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研究与推进的浪潮在国外此起彼伏。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邓小铁探讨了如何通过DID数据结构的建立,构建数字艺术品的价值。他表示,DID建立了基础,但是只有把网络结构联系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传统经济模式很难成立,有了DID后,能够保证做到某些商业化的应用。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电子身份技术事业部主任严则明在主题演讲中阐述了数字身份与电子身份的关系,他认为数字身份是以存储设备为载体,而身份证本身就是密码设备。谈到验证、认证与身份核验时,他强调先安全连接,建立信任,才能够传递信息。

  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DID团队负责人平庆瑞指出,技术标准化对于发展这项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今天,随着DID数据结构、通信协议在内的核心标准日趋成熟,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共建可信身份网络。

  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FISCO BCOS开源区块链平台架构师张开翔就数字身份与金融创新进行探讨。他表示,分布式数字身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共识问题,怎么把协议用在真正的场景中,特别是金融场景。希望技术能够规范化、标准化,在各种权威场景应用起来,达成广泛的共识,并且能在商业场景中协作起来。

  “由于分布式数字身份的设计是多中心化,天然的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就成为构建整个方案的基础设施。在万物互联的可信网络世界,实现了数据的确权与授权、强隐私保护、开放的抗审查的自由数据交换。以DID为基础构建去中心化运行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是Web3.0发展的重要实践之一。”华为区块链首席战略官张小军认为区块链重塑了数字化身份。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