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所趋,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3月22日,常熟市数字经济产业推介会在北京举行,100多位嘉宾汇聚一堂,共商数字经济产业的合作与发展,19家企业代表围绕“数字经济“作主旨演讲。常熟市委副书记、市长焦亚飞,市委常委、常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国,副市长万晓军出席活动。
焦亚飞致辞: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是时代的潮流,近年来,常熟坚持将数字经济作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战略,已集聚相关企业近200家,涵盖人工智能、信息软件、车联网、金融科技、平台经济五大细分领域,数字经济产业初具规模、蓄势待发。
常熟拥有潜力巨大的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当前,常熟正重点打造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千亿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物流物贸、数字经济、氢燃料电池五大重点产业以及智能货架、高端无纺、玻璃模具和现代氟材料四个特色优势产业为代表的“354”现代产业格局。作为市场主体超22万家的产业强市,面广量大的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迫切需要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拥有大量的服务需求和应用场景;重点打造的“UWC+创新岛”、数字科技新城、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园等优质载体正虚位以待,拥有大量的投资机会和成长空间。
常熟拥有首屈一指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为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专门制定《常熟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完善财政投入、创新应用示范、产业载体建设、专业人才引进等政策配套。其中,常熟对领军人才项目,最高给予600万元资助;对新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
常熟市委市政府将全力当好“金牌店小二”、做好“五星服务员”,努力打造成本低、效率高、回报快、信誉好的投资宝地。我们诚邀各位企业家走进常熟、投资常熟、扎根常熟,福地常熟期待与您携手,共享机遇、共襄发展!
据了解,随着万国数据、臻迪科技等标杆企业相继落户,常熟卫星遥感大数据产业蓄势待发,华为云、悠扬纺织云等工业互联网项目也集聚成势。
未来,常熟将把高质量数字产业项目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和支点,以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化进程、产业数字化转型。
1、软件信息
围绕常熟高新区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基础,加快布局5G、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芯片、基站、通信设备、智能终端等先进制造,支持液晶所、金属所等研发机构聚焦基板材料、液晶材料、靶材等关键材料,扩大新型显示在家电、汽车、消费电子、通信终端、仪器仪表等领域的应用规模。
进一步吸引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来园区建设研发中心、生产中心或运营中心,加快芯片设计和产业化,做优新一代电子信息配套,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建立部分细分领域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集群。
2、人工智能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医疗健康等场景的融合应用。主要发展智能高端装备、智慧医疗、智能机器人等细分领域。以“产业龙头引领+双创驱动+场景应用”为指导思想,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打造突出场景集中应用并形成聚集和协同效应的特色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3、车联网
围绕常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最年轻的现代化汽车城”的战略部署,紧抓建设省级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的契机,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与应用高地。积极融入苏州市车联网“三区一走廊”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5G-V2X车联网城市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无人配送、智慧公交等商用可推广的车联网典型场景应用示范。
4、金融科技
构建数字金融生态体系,培育数字金融高层次人才。聚焦智能投顾、消费金融、支付清算、保险科技、供应链金融等细分领域,重点引进数字金融方向的国内外先进科技企业和重大创新项目,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运用于金融服务、渠道、产品、风控等领域,促进新兴科技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将“UWC+创新岛”打造成为长三角数字金融创新集聚区。
5、平台经济
基于常熟良好的制造业基础,结合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需求,聚焦数字化改造,加速推进数字化融合。围绕菱创绿色智能制造中心等平台,发挥工业互联网先行先试和产业链完整优势,鼓励企业创新转型、提质增效。重点聚焦“云”“管”“端”三个重点,引进PaaS平台、通信物联、端侧元器件、端侧感知交互等相关科技企业。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