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全国乳腺癌大会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年会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就创新药研发等问题,接受了肿瘤瞭望等媒体采访。
李进教授认为,创新依然是时代主旋律,我国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以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除了在EGFR、C-MET、HER2等靶点进行研究外,也在双功能单抗、细胞治疗(CAR-T、CAR-NK)等领域探索着,以寻找出毒副作用小、治疗获益大的新药物,给更多患者治疗带来福音。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都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大家重点关注的领域,如何利用这样的先进技术,以增强临床研究质量一直是专家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秦叔逵教授、马军教授的领导下,在与国外、国内人工智能及IT领域专家合作下,共同设计并建成了始达-东方新药临床试验电子平台。
该平台集患者招募、方案设计、数据管理、数据核查、疗效评判、安全性管理等多重功能于一体,能智能化设计临床研究方案,并将患者智能化匹配到各个临床研究中去,节省了患者入组筛查时间。此外,该平台的人工智能系统还能够对临床检验结果数据进行评判,迅速分析判断异常值的等级、是否与用药有关并及时汇报给临床医生做最终确认,化繁为简,极大的提高了临床研究效率。人工智能的引入大大推进了临床研究进程,提高了临床研究的质量,提高了临床研究的效率。目前我们中心每个月可以有条不紊地入组50个新患者。
II、III期临床试验往往涉及到几十家研究单位,需要协调管理各个研究单位产生的数据,以往都是通过二次录入的方式,建立一个总的数据库,繁杂,容易出错,费时费力。近期,我们将在CDE杨志敏部长等领导的带领下,采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管理平台,以实现对各个研究单位数据的综合性管理,研究数据不需要再进行传输,只要用接口就可以达到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条件下的统一管理。我们希望未来在各方专业人员的支持下,该项工作能够在全国展开,以实现临床研究的数据化综合管理。
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还有一个较大的障碍就是临床数据的实时监测和管理。过去数据核查需要在临床试验结束之后6~8个月才能完成。我们设计的管理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对临床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若该项工作能够完成,可以大大缩短数据核查时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我们可以将数据核查时间缩短到一个月,同时也加快了药物上市的时间。我希望在全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为中国抗肿瘤药物的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共同推动中国学术研究的进步。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速发展,智能手机正在拥抱这一新机遇。苹果、三星、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魅族等企业纷纷布局AI(人工智能)手机,推动AI技术在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4-03-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