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银资讯
保单融资:金融活水暖外贸
中国商务新闻网 |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浏览次数:938
摘要:

疫情下,国际贸易市场波动加剧,外贸订单风险快速上升,普遍缺乏抵押和担保的外贸企业资金链愈发吃紧。

  疫情下,国际贸易市场波动加剧,外贸订单风险快速上升,普遍缺乏抵押和担保的外贸企业资金链愈发吃紧。

  “公司出口货物的回款周期短则二三个月,长则半年,上游供应商的货款以及工厂的人工等成本都需要企业先行周转。”主营食品罐头的漳州市陈字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兴告诉记者,流动性短缺仍是制约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短板。

  幸运的是,作为较早参与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业务的外贸企业之一,漳州市陈字贸易有限公司切实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公司去年在该业务项下共获得四五千万美元的融资,业务做得放心又安心,有力支撑了出口业绩的逆势增长。

  融资加油站

  海外买家支付风险和流动资金短缺长期阻碍着外贸企业开拓市场、扩大业务规模,保单融资这一综合性金融工具则可有效缓解或消除这些难点痛点。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信保共为外贸企业提供保单融资支持3101.6亿元,同比增长10.1%,业务增速显著高于同期出口增速(4%)。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中国信保为小微企业提供保单融资164亿元,同比增长86.6%。

  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业务是指银行对已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出口贸易,凭出口商提供的单据、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有关凭证、赔款转让协议等,向出口商提供的资金融通业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姚新超介绍,经过出口信用保险保障过的应收账款可以作为安全性较高的资产质押给银行,该融资方式在提高银行贷款意愿的基础上,有助于降低外贸企业的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使得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无需动用动产或不动产进行抵押融资,盘活了优质外贸应收账款,改善了现金流,可以保险带融资、融资带出口的方式助力稳外贸。

  在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卞永祖看来,保单融资可有效纾解外贸企业的资金短缺压力,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实效;同时,作为保险和银行机构的金融增值业务,也扩大了其业务范围。

  业务创新忙

  面对疫情冲击下的全新挑战,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帮扶外贸企业的新路径、新模式。

  位于丹阳市的江苏天宇纤维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纤维制品和建筑装饰材料的中小出口企业,去年突发的疫情使企业货物出运和收汇都被迫推迟,急需融资支持。没想到,在申请保单融资后不到两周时间内,天宇纤维即获得中国信保当地业务团队和丹阳农商行的审批,在再贷款政策下获得了保单融资。

  这笔融资基于中国信保保单融资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机结合,是第一笔使用再贷款优惠资金的保单融资业务。

  自去年疫情发生以来,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并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有效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外贸行业的“精准滴灌”作用,中国信保主动将保单融资融入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协同央行地方支行加强窗口指导,调动地方法人银行业务积极性,使中小微外贸企业及时利用保单融资获得低利率贷款资金。

  尽管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有力支持了外贸企业对抗疫情风险,但整体而言,相对于中国17.93万亿元的出口总规模,保单融资业务占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卞永祖指出,外贸主体多为中小企业,他们的融资需求较大,但多数企业的外贸业务利润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缺乏熟悉金融业务的人才储备、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更需要在政策支持下提供更多适合的融资产品和融资便利。他建议,进一步提高保单融资的市场覆盖率,加大对有订单、有效益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参与主体,推出更多符合外贸企业需求的融资产品。

  对于优化和创新保单融资业务,姚新超建议,可引入保单贴现公司、信托机构和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推进保单证券化发展,增加资金筹措渠道。同时,基于保单融资业务的特殊性,可在保险法中增加对保单融资的规范,明确各方权责,推动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