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中国首个海底数据舱在珠海揭幕 可有效节约能源、资源
中国新闻网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1919
摘要:

1月10日,由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兰信”)联合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船国际”)打造的中国首个海底数据舱在珠海高栏港揭幕,标志着中国大数据中心走进海洋时代。

1月10日,由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兰信”)联合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船国际”)打造的中国首个海底数据舱在珠海高栏港揭幕,标志着中国大数据中心走进海洋时代。

“海底数据中心项目(Project UDC)”是将服务器等互联网设施安装在带有先进冷却功能的海底密闭的压力容器中,用海底复合缆供电、并将数据回传至互联网;海底数据中心(UDC)通过与海水进行热交换,利用巨量流动海水对互联网设施进行散热,有效节约了能源、资源。

中国首个海底数据舱在珠海揭幕 郭军 摄

据海兰信副总裁徐坦介绍,海底数据中心(UDC)对岸上土地占用极少,没有冷却塔,无需淡水消耗,既可以包容海洋牧场、渔业网箱等生态类活动,又可与海上风电、海上石油平台等工业类活动互相服务。将数据中心部署在沿海城市的附近水域可以极大地缩短数据与用户的距离,不仅无需占用陆上资源,还能节约能源消耗,是完全绿色可持续发的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大数据中心是新基建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的大数据中心主要建设在陆地,年经济体量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但大数据中心建设在陆地上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冷却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和冷却水资源。由于中国沿海发达省市数据中心增长迅猛,导致类似资源矛盾尤为突出。为此,推动科技创新,加强海洋空间利用,将沿海省市的数据中心布放到近海海域是一种最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海底数据中心以城市工业用电为主,海上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为辅,具有低成本、低时延、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特点。据测算,海底数据中心的故障率是陆地的1/8。

海兰信从去年初开始进军海底数据中心研发,并和广船国际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去年底,由海兰信和广船国际联合建造的首个绿色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罐体在广船国际成功建成并开始进行相关水下性能测试。广船国际利用自身在海洋装备业务领域的技术优势,主要承担了保护数据中心并能承受海底高压的圆筒形罐体建造和起到关键作用的冷却系统的管路设计和制作,并负责完成了整个海底数据舱的安装。

目前,海兰信已与海南移动、联想信息、中通服、奇安信签署绿色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合作开展海南离岸数据中心方案论证。未来3至5年,计划在中国近海包括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地方政府、金融、企业、互联网用户建设系列海底数据中心项目。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