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带一路”建设走过的第七个年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各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贸易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克服疫情影响,互利合作逆势前行,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旺盛活力。企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在“后疫情时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还有更多的功课要做。
一带一路建设热度不减
今年对所有外贸企业来说都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广东中山欣尔绮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艳伟对此感受深刻。作为一家灯具生产和出口企业,欧美市场对其来说是个大市场,但受疫情影响,建设工程停工,当地对灯具的需求急剧下降。“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市场成为今年我们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这仅是个缩影。在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市场成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难得的“避风港”。
统计显示,前10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合计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4%。中国境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7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83.4亿元,同比增长24.8%。
在众多企业中,上市公司在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月20日,2020年全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在深圳举办,吸引了约70家上市公司代表现场参与。这些企业来自基础设施、贸易投资、科技创新、交通物流、金融证券等领域。
中国贸促会会长高燕在论坛上表示,上市公司是中国企业的优秀代表,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亲历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贸促会提供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坚持科学防疫、有序复工,继续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通过保障基础供应、持续推进重大项目落地与东道国人民守望相助,合作抗疫,努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抓住“后疫情时代”新机遇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表示,上市公司要坚定发展信心,积极拓展国际视野,主动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方面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开拓更多商机;另一方面要坚持合规共赢,自觉遵守所在国法律和国际规则以及当地文化习俗。
高燕表示,“后疫情时期”,中国贸促会将深化“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支持上市公司继续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头雁”作用。同时,高燕建议上市公司从四方面努力,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拓展开放多元的合作领域,三是搭建务实有效的服务平台,四是提升资金融通的支撑作用。
“上市公司要在不断提高运营质量、创新质量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把中国倡议变成国际更广泛的共识。”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直言,尽管上市公司在推动“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处于全球共抗新冠肺炎疫情、探索世界经济复苏道路的重要阶段,这对上市公司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广东省副省长王曦表示,广东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势,大力推动上市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今年上半年,广东1/4的进出口额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将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优势,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广大上市公司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优质服务和坚强保障。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