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激励企业加速数字化升级
--访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汉民
今年以来,新基建备受看重,正加速推进。从2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到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都强调了推动新基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等。
对此,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汉民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我们必须做好长期防疫抗疫的准备。尤其是疫情使人们对在线会议、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各类在线生活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将引发产业的变革和生态的重构。“在新常态下,新的发展模式和新动能正在快速形成,疫情的发生更是倒逼了新旧动能转换。在这一关键时刻必须引导企业加速数字化升级,化危为机,更深层次推动数字化。”
周汉民进一步分析,从市场环境看,在互联网生态下,信息的快速流动和透明化必然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人的数字化、物的数字化、企业经营的数字化将促进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化匹配。
从基础设施看,近年来,中国数字化基础设施在快速升级,疫情的发生使数字化年代新的转型升级加速推进。电商和O2O(线上到线下)生活平台、移动支付、成熟的物流这些数字化所需基础设施逐步成熟,并且成功地经受住疫情的考验。从治理方式看,当前数字化正在逐步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国家提升治理能力。特别是通过数字化,可以借助大数据,以及支持和引导生态平台发展,实现宏观到微观经济更有效的一体化管理和治理。
基于此,周汉民说,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尤其是在数字化加速互联互通的当下,必须转变旧思路,加快拥抱新趋势,从“被线上化”到积极拥抱线上化。
谈及具体应如何操作,周汉民建议,一是大力改善网络设施。即新基建需要更加重视以5G为代表的基础网络设施升级,科学确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实施方案,比如网络设施的“最后一公里”仍有待改善,广大中小城市的网络带宽需要加宽。
二是提高应用层的设施升级。这既包括云基础设施和企业SaaS服务(软件即服务),也包括企业金融服务等。在周汉民看来,企业SaaS服务能够帮助企业更快建立数字化的软件能力,近年来这在美国发展得非常迅速。而当前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主要面向消费者,面向企业上下游的数字化联网基础条件还受到诸多限制,需要在企业支付、企业征信等基础上完善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基础服务。因此,可鼓励更多第三方如科技公司等积极参与,并出台配套的鼓励政策,集聚合力共同推进应用层设施升级建设。
三是引导中小微企业参与数字化。当前中小微企业难以完成数字化转型,可依托已建立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生态平台快速提升构建数字化的能力。如中小微企业可加速向各大生态“核心平台”靠拢,在完成线上化后,更加注重自身的产品质量,通过质量和服务建立口碑,形成真正的品牌影响力;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也可加速整合和抱团取暖,加强企业自律,减少恶性竞争。
四是完善统计方法。可委托相关机构对生态平台的运作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做好完善不同地区利益共享的基础性工作,并在实践中形成规范。同时,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帮助欠发达地区形成更加合理的经济生态,与发达地区紧密对接,提高发展的原动力。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