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银资讯
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今年有望成全球第一大市场;跨境电商或将坐全球“头把交椅”
21综合 | 来源:21综合 浏览次数:532
摘要:

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预计,今年中国消费规模有望达到4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吸收外资也有望超过去年。

  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预计,今年中国消费规模有望达到4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吸收外资也有望超过去年。

  新型消费将持续井喷

  疫情催生了中国大批新业态、新模式。电商出现“井喷”,“五一”假期中国电商销售普遍快速增长,部分平台销售增速超过40%;“直播带货”迅速蹿红,短短五天内电商直播场次和直播商品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4.7倍,不少市长、县长都亲自开启“带货模式”。

  魏建国称,当前中国快递日均包裹已超过亿件,今后物流还将进一步提速;电商正瞄准老人等潜力有待继续开发的消费者群体;各地鼓励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码,新型消费将持续快速增长,并引领全球消费市场。基于这些有利条件,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从去年约40万亿元增长到45万亿元,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在他看来,如果中国能抓住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涌现带来的机遇,不仅能够提振消费增长,对推动消费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有好处。

  魏建国同时提醒说,针对部分电商平台存在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影响消费者信心、制约消费健康发展的弊病,中国应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跨境电商或将坐全球“头把交椅”

  中国外贸走势目前备受关注。据官方数据,4月中国出口同比大增8.2%,增速是去年同期两倍有余,似乎已近“否极泰来”;但3月以来欧美多国企业因疫情形势严峻取消或推迟订单,又给中国外贸前景蒙上阴影。

  对此,魏建国表示,中国外贸的独特优势在于集加工贸易、一般贸易、跨境电商三种贸易方式于一体,有利于在出口受冲击之际提供“解压阀”和“减震垫”。特别是跨境电商疫情暴发以来发展迅速,不少企业都利用跨境电商在欧美市场获得了更多订单。如今,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外贸“充满活力的细胞”,将为外贸渡过难关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中国跨境电商有可能坐上全球“头把交椅”。

  他预计,2020年中国外贸走势将“前低后高”:二季度持续恢复,三季度比较高,四季度实现“翘尾”。

  4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同比大增11.8%

  中国商务部1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703.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速高达11.8%。这一增速不仅扭转了3月的同比下降态势,也显著高于去年同期6.3%的水平。

  按美元计,4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01.4亿美元,同比增长8.6%。

  1—4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2865.5亿元,同比下降6.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额持续增长。其中,专业技术服务吸收外资额比去年同期几乎翻番,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增速也分别高达46.9%、73.8%。

  分国别看,1—4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7.9%;东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3%;欧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29.1%。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称,4月实际使用外资额实现正增长,得益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资政策措施,外商投资信心不断增强,一批重点外资项目陆续签约落地,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他表示,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仍然处于严重低迷状态,今年吸收外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压力依然很大。今后,中国将继续加强外资企业和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中国吸收外资规模有望超去年

  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跨境投资前景不妙,但中国吸收外资却逆势上扬。

  在魏建国看来,今年中国吸收外资有望在去年基础上增加到1500亿美元,理由有三:其一,今年中国实施了新外商投资法,更加重视对外资的促进和鼓励;其二,中国正在切实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有助于稳定全球投资者预期;其三,中国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已经从成本日益转向市场,外企在华投资可以最大限度接近中国规模庞大的市场、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尽可能快的反应,减少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些转变使中国对全球投资者仍然充满吸引力。

  他预计,今年中国吸收外资仍将继续增长,中国仍将是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首选之地。

  来源:综合自中国新闻网(李晓喻)、北京商报、国家统计局、21数据新闻实验室等

  【相关阅读】

  线上线下融合逐渐释放消费潜力 中国经济加快复苏

  央视网消息:随着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消费市场潜力迎来集中释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6%,线上消费热度直线攀升,中国人“买买买”助经济回暖,向世界传递中国经济加快复苏的强烈信号。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线上消费依旧保持较好的态势。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0698亿元,同比增长1.7%,1—3月份为下降0.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6%,比1—3月份加快2.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1%,比1—3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消费回补态势初显,其中,政府主导网购节、发放消费券,居民消费意愿被有效激活。

  4月28日至5月10日举办的第二届“双品网购节”期间,参与电商企业达115家,品牌超10万个,网络店铺超百万家,总销售额达1825.1亿元。活动带动同期全国网络零售额超4300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超3800亿元,同比增长33.3%,有力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上海“五五购物节”启动4分钟后,支付额就突破1亿元,约18个小时后突破100亿元。来自上海市政府的消息:从5月1日至10日,网络零售额超过400亿元;线下实体商家全面回暖,支付端大数据监测的全市线下实物消费482亿元,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促销让利“启动”消费信心。当前,直播带货、线上团购、无接触服务等新兴业态火爆,推动线上新型消费风生水起。电商平台促进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直播带货化身“新农活”,农户“触网”走上脱贫致富路。业内人士指出,线上流量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共生,正在建构并引领全新的消费内容、消费模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中国人“买买买”助经济回暖,向世界传递中国经济加快复苏的强烈信号。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