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7个5·15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腾讯对外公布了三项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最新进展:5月底前,腾讯旗下共计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规接入工作;探索“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用户突破3000万。
防沉迷新规落实加速推进,月底前共计80款游戏完成接入
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游戏产业防沉迷标准。对此,腾讯积极响应,快速推进防沉迷新规在旗下游戏中的落实工作。2019年底,腾讯已经完成全部产品的实名部署。
继《和平精英》等50款产品陆续启用防沉迷新规后,腾讯将在5月底前,新增包含《王者荣耀》、《龙之谷》手游、《云裳羽衣》在内的30款产品,严格实施网络游戏账号实名制度和控制未成年人游戏时段时长、消费金额。目前,《王者荣耀》已在进行灰度测试。
至此,腾讯旗下共计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规,预计上半年内完成腾讯运营全部移动游戏产品接入工作。
针对目前仍存在未成年人挪用家长设备、账号进行游戏的情况,家长可以启用成长守护平台的“自我管理”模式,对自有账号设置游戏时长和消费规则,避免过度娱乐或非理性消费。
(游戏产品启用防沉迷新规后的通知示例)
深化人脸识别技术探索应用,未保力度再升级
目前,腾讯正在小规模测试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应用——通过实名认证,但仍被判定存在高度疑似未成年游戏行为的成年人账号,通过微信支付在游戏内自然月超过400元后,若想再次充值,系统将要求用户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人脸”一致才允许进行后续支付行为。
针对人脸识别技术,大众的担忧主要来自侵犯隐私,及由此会带来的滥用等问题,加之目前暂时没有全国统一的政策法规、安全标准、应用规范,也没有更加成熟稳定的行业技术经验可供参考,众多科技企业对于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慎之又慎。
腾讯表示,未来将遵照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以谨慎的态度,并综合考虑用户隐私、信息安全与未成年人识别需求之间的平衡,逐步探索这项前沿技术的安全应用。
除了现有措施以外,腾讯也透露正在进行更多新的尝试,并于近期公布,着力为未成年人构建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
共同成长,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用户突破3000万
在陪伴未成年用户成长的三年间,腾讯成长守护平台不断迭代升级,由最初的家长管理产品,进化为涵盖家长守护、师生互动、自我管理为一体的“全能型”互动平台,全面覆盖腾讯游戏旗下产品、微信小游戏、QQ小游戏等平台,实现了“监管”与“陪伴”的完美结合。
截至目前,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用户已超3000万,成长守护平台“自我管理”功能日均使用量和“家长课堂”板块浏览量,相较寒假前分别有150%和500%的大幅增长。此外,在绑定成长守护平台的用户中,有82%游戏时长下降。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课题,封堵固然重要,但长远看来,合理疏导才能最终实现未成年保护的良性循环。
作为国内头部游戏厂商,腾讯不遗余力地践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持续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助力构建行业健康生态。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速发展,智能手机正在拥抱这一新机遇。苹果、三星、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魅族等企业纷纷布局AI(人工智能)手机,推动AI技术在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4-03-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