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业内称为AI“四小龙”之一,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的“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任务,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苏州等多地地方政府基金与国科控股、中国互联网基金等人民币基金共同组成云从科技的股东阵容。
5月13日,人工智能公司云从科技对外称,完成新一轮融资,金额约18亿元人民币。此前,云从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革,公司主体变更为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从科技”),注册资本从1.2亿元变为6亿元,股东数仍为49名,法定代表人仍为周曦,系云从科技创始人。
此次投资方,除了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上海国盛、广州南沙金控、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等政府基金外,还包括工商银行、海尔金控等产业战略投资者。
云从科技业内称为AI“四小龙”之一,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的“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任务,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苏州等多地地方政府基金与国科控股、中国互联网基金等人民币基金共同组成云从科技的股东阵容。
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此前已完成数轮融资,最近公开的为2018年10月的B+轮。成立不到3年间,成长为人工智能行业的“独角兽”,在中国市场,云从科技在银行、机场等行业的占有率超过70%。
根据公开资料,云从科技当前业务形成了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商业等多个板块,通过人工智能、认知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形成的整合解决方案,服务400余家银行14.7万网点、30个省级行政区公安、80余家机场,实现银行日均比对2.16亿次、公安战果超5万起、机场日均服务旅客200万人次。
最近几年,抢夺人工智能第一股的竞争一波三折。誓要拿下“中国AI第一股”的旷视已递交招股书,计划最早在今年于香港 IPO,募资5亿美元。而在2月底有媒体曝出旷视科技在港交所递交的IPO申请处于“失效”状态,还需要二次提交IPO招股书,并需更新最近半年的财务数据,“AI第一股”悬而未决。
一直对上市模糊化回应的商汤科技则放出了推迟在香港进行高达7.5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的消息,希望通过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商汤科技既没有证实也没有否认筹款计划。
基于这样的背景,云从科技加速融资,或许选择在国内上市,使竞争更增添变数,也将参与角逐“AI第一股”。
据IHS Markit发布的数据,到2025年,AI应用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428亿美元激增到1289亿美元。“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突然一下大家看到了希望,出现了特别高涨的泡沫,但从需求端给大家形成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之后,AI又会回到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对外界称。泡沫破灭不会改变AI向前发展的本质。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速发展,智能手机正在拥抱这一新机遇。苹果、三星、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魅族等企业纷纷布局AI(人工智能)手机,推动AI技术在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4-03-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