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领域离不开智能技术的加持。津城企业纷纷发挥深耕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技术服务支撑疫情防控,也成为后疫情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随着复工复产按下“提速键”,面对不断增大的人流交叉,如何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防疫工作,保护并提升前期疫情防控的积极成果,成了打赢这场战役的关键之一。滨海新区企业紫光云依托自身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丰富积累,快速推出“华佗疫情防控解决方案”“uWorker协同办公解决方案”“云视频会议方案”“网盘办公解决方案”等战疫“组合拳”,从春节期间至今,陆续为天津、连云港、南京等全国十余个省市的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技术支持及全天候运维服务。紫光云总裁兼CEO吴健说:“疫情之下,企业对于云服务、在线办公等数字化、信息化服务需求在持续提升,科技企业利用创新技术优势,为疫情防控、企业复工提供信息化服务,是对合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硬核支撑’。”
除了轰轰烈烈的“云”上战“疫”,滨海新区还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疫情防控产品的创新研发和生产。24小时无人监控自主巡逻,电量不足时自动找到充电桩充电,360度无死角安防,可替代3人的工作量……疫情防控期间,在北京邮电大学里有一名特殊的“保安”。这个由生态城科技企业研发的“北邮一号”智能机器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强健的体魄和聪慧的头脑,是校园安防界的“网红”。它集成了地图同步构建、动态路径规划、深度智能学习、视频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具备自主定位与导航、自主避障、自主充电、视频监控、智能检测等功能,在巡逻时还可以接受问询、语音喊话。此外,5G通信技术更让它如虎添翼。它可以将采集到的信息快速回传至监控室,后台会根据现场视频第一时间精准施策。疫情防控期间,在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图书馆、海南省图书馆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强调,要推动各类服务机构加强能力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与此倡议不谋而合,新区正持续发力智能产业,彰显着蓬勃的创新力量。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速发展,智能手机正在拥抱这一新机遇。苹果、三星、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魅族等企业纷纷布局AI(人工智能)手机,推动AI技术在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4-03-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