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在园区“巡逻” 郑莹莹 摄
“园区经济”是上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继临港、张江、外高桥、闵行开发区等一批知名“品牌园区”之后,上海新近推出26个“小而美”的特色园区,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
机器人在车间 郑莹莹 摄
记者7日下午探访了上海马桥AI(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这块园区致力建设上海的“人工智能未来小镇”。
紫光集团旗下企业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李广武告知,与其他AI园区不同的是,马桥这是一块新的地方,可以打造“AI全场景展示”,他们计划在这里建设算力、科创、人才培训、云平台等方面的多个人工智能中心。
机器人在车间 郑莹莹 摄
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智能柔性执行器”(SCA),即“机器人关节”的研发、生产制造与销售公司。在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的马桥园区车间里,一批机器人林立,这些机器人有的服务于医疗,有的可以送货,有的能清洁消毒,还有的能智能安防。
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兵介绍,这次疫情期间,企业紧急定向研发了基于云端智能大脑的医疗护理等一批机器人,服务于一线方舱医院。
汪兵表示,这次疫情加大了社会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量;接下来,伴随复工复产、学校开学等,很多场所都需要人机共存的消毒机器人,企业也将加快推出相关服务机器人。
虽然人工智能前景可期,但产业壮大并非“一日之功”。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宏超表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需要综合环境、技术、人才等多重因素,做产业的心态“不能着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产业园区和结构调整处处长曾文慧说,“上海这些年已涌现一批‘王牌园区’,为何要集中推出这些特色‘小而美’园区?主要是为了聚焦新业态、新产业。”
她表示,园区产业发展是“慢工出细活”,需要一批人一批企业几十年耕耘出产业生态,有了特色园区的载体,政府作为“店小二”也可以量身定制相关政策,以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的服务。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速发展,智能手机正在拥抱这一新机遇。苹果、三星、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魅族等企业纷纷布局AI(人工智能)手机,推动AI技术在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4-03-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