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随着突发疫情蔓延,对行业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和诸多难题和挑战,为及时掌握疫情对电子信息企业的经营影响,把握企业的政策需求和实际困难,协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运行,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联合会组织专门团队开展了本次《疫情对电子信息企业的影响公益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重点了解疫情对电子信息企业的经营影响、企业的应对措施、惠企政策享受情况以及企业家对行业经营趋势的预判等。共收集有效问卷236份,覆盖了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电子测量仪器制造、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等主营业务领域的企业。调查报告正文如下:
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联合会会长 张国一
据调查,90.25%的企业表示经营受到了影响。其中,38.56%的企业表示疫情导致经营出现部分困难,但企业能够勉强维持经营;36.86%的企业认为疫情影响有限,企业经营出现一定困难,但总体保持稳定;因疫情而导致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可能倒闭或已经停业的比例有14.83%。总体来看,疫情对电子信息企业的经营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大部分企业仍在努力经营,积极“复苏”,当然也有部分企业面临停业压力,亟需给予政策帮扶。
图 1 电子信息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总体情况
虽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但企业工作开展仍受到较大影响。其中,有66.10%的企业已返岗的员工数低于七成;企业员工已返岗比例超九成的仅为10.59%。
图 2 企业员工已返岗比例
调查显示,60.59%的企业认为“用工资源紧缺,人员无法按时复工”是主要困难;其次为“流动资金紧缺”、“市场订单减少,甚至取消”、“原有订单无法按计划生产,面临违约风险”等困难,占比均在40%上下波动。
图 3 电子信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企业存续年限在一年以内的有33.33%的表示近期疫情对企业影响较大,会导致企业经营暂时停顿,在所有企业中占比最高;其次是存续年限在一至三年内的企业(26.09%),以及存续年限在三至五年内的企业(19.05%)。
图 4 不同存续年限的企业的影响情况
从不同存续年限的企业面临具体困难的差异情况来看,存续年限在1年以内的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市场订单减少,甚至取消”(其占比达100%),其次为“原有订单无法按计划生产,面临违约风险”、“原材料供应短缺,成本上涨”和“流动资金紧缺”;而存续年限超过一年的企业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均为用工资源紧缺,人员无法按时复工。
表 1 不同存续年限的企业面临困难的差异情况
一、申请补贴、居家线上办公是企业面对疫情的主要应对措施第二部分 企业应对措施及惠企政策落实情况
调查显示,58.90%的企业通过申请补贴的方式来弥补疫情影响带来的损失;55.93%的企业采取居家线上办公的方式来应对疫情,通过办公方式的转变,避免人群聚集进而保障安全复工;51.27%的企业会与客户协商一致合同延期。而采取其他措施如弹性工作、拓展线上渠道、开拓新业务、服务外包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图 5 企业已采用或打算采用的措施情况
调查显示,呼声较高的是“减税减费”和“给予企业用工补贴”,超八成的企业期盼政府能够出台相关政策;其次“降低企业社保费用”(72.88%)也是企业当下急盼政策需求,迫切希望政府出台实质性的帮扶政策以减轻企业的经营压力,共克时艰。
图 6 电子信息企业的政府期盼
调查显示,目前政府已出台减轻企业负担相关政策措施,但44.92%的企业表示还未申请相关的惠企政策;在享受到了惠企政策的企业中,享受最多的是减免、缓缴社会保险费,占比为30.08%,其他惠企政策享受比例则更低。
图 7 各企业减轻负担政策措施情况
调查显示,超六成的企业还未申请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另有15.25%的企业表示未满足申请条件,而导致不能享受财政扶持政策。由上可知,已经申请了财政或金融扶持政策的企业占比则不足三成,享受比例较低。
图 8 各企业财政、金融扶持政策申请情况
调查显示,疫情下的经营形势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的运行压力,对未来经营趋势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其中,72.50%的管理层预计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会减少10%-50%。具体来看,相比企业管理层人员,企业负责人显得更为悲观,预计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70%以上的比例最高,占比为11.54%。
图 9 不同职务预计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影响的情况
本次调查,有43.22%的企业表示可以坚持1-3个月不降薪、不裁员;有20.34%的企业认为可以坚持4-6个月。
图 10 各电子信息企业降薪裁员打算
调查显示,34.75%的企业表示会出现采购困难。其中,主营业务为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的企业表示会出现采购困难的比例均高达100%;主营业务为电子信息机电产品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等领域的均有半数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会出现采购问题。
图 11 各企业主营业务领域的采购困难情况
结合企业提出的具体采购困难,主要表现为部分进口原材料会出现短缺、供应商的人员不足、部分供应链企业未复工以及存在物流困难等。具体见下:
表 2 电子信息企业采购困难影响因素
四、五成以上企业认为疫情会导致市场需求量减少30%以上
问卷显示,“疫情影响下,51.69%的企业表示产品或经营业务今年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造成不低于30%的影响。其中,有85.25%的企业表示国内经营业务减少至少30%;56.56%的企业表示海外市场需求量减少至少30%。
图 12 各电子信息企业对未来市场需求量预测情况
一、加大相关惠企政策宣传力度,适当放宽惠企政策条件
调查显示,目前还存在较多电子信息企业未申请或不符合相关扶持政策的现象。已申请财政金融扶持政策的企业不过半数,原因一是很多企业不知道或是即使知道但不知道该如何申请,二是企业申请条件不符合。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电视、报纸、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途径加大惠企政策的宣传力度,并积极鼓励企业申请,让更多企业能享受到相关惠企政策。同时建议针对部分政策适当放宽申请条件,扩大政策的覆盖面,加大帮扶力度,让更多的企业能够涉惠,从而获得更足的复工复产信心。
建议对不裁员或裁员少的企业给予相应地“岗位补贴”,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共同为稳定就业做出努力,同时在贷款融资方面,鼓励金融机构降低门槛,让更多发展前景好、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能获得贷款,享受融资补贴,同时鉴于疫情期间,银行无法进行现场核查,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贷款的发放速度,建议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进行金融创新,帮助更多企业尽快获得资金支持。
目前,疫情对电子信息企业造成用工紧缺,人员无法按时复工,为帮助企业渡过招工难关,建议,一是相关部门应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建立健全省、市、区级的在线人才市场,联合招聘服务的专业公司,完善各类招聘网站,为企业在线招聘提供支持和便利;二是政府出台相关人力资源引进政策,如给予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人员引进补贴、人员推荐补贴和就业补贴等。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