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发布
科技日报 |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1771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协调发展如何借力?

  数字经济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协调发展如何借力?

  3月5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基于自身数据库以及官方数据,全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开创性的进行定量分析。

  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的跨境融合发展,正处在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与自下而上的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关键阶段。报告通过企业视野的大量案例,分析当前数字经济时代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资源要素加速流动的趋势。

  报告指出,珠三角九市数字经济指数呈现出明显的“两核多梯次”分布体系。深圳在 9 个城市的数字经济指数排名中居首,与广州共同组成第一梯队,两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总得分均超过了 80 分,得分超过50分的城市,则由东莞、佛山和珠海三地组成。凭借在数字政务、数字民生领域的优异表现,珠海成功“挤入”珠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

  报告建议,应当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助力扩大内需与消费升级;打造9+2融合发展的数字产业集群,塑造数字驱动雁阵模式;打造世界级的金融科技平台,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加快智慧湾区建设,推动产业、城市、交通、物流的智能化;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云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创新。

  三地各有定位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达7115.98万人,当前经济总量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

  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差距较大,区域发展空间面临瓶颈制约,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人口红利逐步减退。因此,在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加速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必须借助数字化的创新手段,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变革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与治理理念,推动融合与创新。粤港澳三地需要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开放发展、创新发展,从而有效增强各自在全国发展格局及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功能和地位。

  而当粤港澳三地的协调协同发展达到新的水平之后,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和数字化推动产业转型,GDP总量已达1.64万亿美元,在全球四大湾区中排第三的粤港澳大湾区,将发挥其在金融、科创、航运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发挥湾区对区域经济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跨境协同发展加速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粤港澳大湾区要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深化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

  报告认为,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飞速发展及应用,更为三地融合发展创造出更便利条件,直接促进三地要素自由流动,尤其是生活领域,这种改变十分明显。如互联网支付技术在三地普及带来消费体验的无差别感,促进民生相通;数字化营销新模式激活了三地商业发展新空间;智慧交通使城市之间更紧密,人员流动、货物运输更高效。总的看,粤港澳三地协同推进从民生到经济的多维度数字技术应用探索,正实质性加速大湾区融合发展。

  在金融领域,报告指出,湾区经济由传统形态走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的转型升级过程,与之相适配的金融也需发展为包括风险投资、金融科技、金融商务、绿色金融在内的多元化业态。金融跨境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内容,目标包括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具体涉及人民币跨境、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金融产品跨境交易、金融监管协调沟通机制等。

  金融科技与智慧金融、跨境金融等将是粤港澳三地金融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国家已在香港和内地间实施“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证监会也明确将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推动的商业模式创和技术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9年12月3日,珠海大横琴科技公司联合阿里云发布全国首个跨境服务创新平台,以及基于该平台的全国首个跨境服务APP——琴澳通。琴澳通将为澳门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以此推动澳门和广东两地的产业经济联动,共同实现城市治理数字化升级。

  珠三角九市打牢产业基础

  在探讨粤港澳三地跨境融合发展的同时,报告还对珠三角九市的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做出梳理。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