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张鸿:疫情倒逼数字化治理下沉与产业融合提速
中宏网 | 来源:中宏网 浏览次数:1418
摘要:

2月1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进一步分级分类有效防控时强调,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等做好对密切接触者、有风险人员查找监测,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2月1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进一步分级分类有效防控时强调,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等做好对密切接触者、有风险人员查找监测,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叮咚买菜”配送员正在取货。(新华社客户端)

  事实上,疫情爆发以来,作为社会治理的物质保障,数字经济成为支撑中国社会有序运转的关键力量。暂时隔离并没有阻隔人们生活所需,也更切身感受到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的魅力,而中国数字科技企业也正通过灵活多样的创新科技手段,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全方位参与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建设中,在新冠阴霾中给人们带来冲出重围的光明与信心。

  那么,如何解读疫情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启示?数字经济又将如何在这场特殊战“疫”中把握发展新机遇?日前,工信部信息通信专家委委员、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疫情倒逼数字产业化迭代升级提速

  “在武汉重大疫情爆发之后,全国各省市均受到了影响。而迈入2020本是我国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强力之年。”张鸿告诉中宏网记者,“现如今数字经济体量占我国经济总量已超过三分之一,疫情爆发,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发展优势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无疑为数字经济提供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张鸿认为,当前形势下,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需加快。他指出,此次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无疑是最大的,虽然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降费用、减成本的政策,但中小企业度过难关更重要的是积极自救。而面临着线上消费需求的增多。网络办公、远程会议、线上教育、远程医疗等逐步成为社会大众的首选方式。对于企业而言,进行数字化转型,将管理、运营、渠道、产品由线下转为线上,将成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据此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新的模式,将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带动作用。

  “疫情倒逼数字产业化普及,”张鸿强调,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极速建成、华为、中兴、三大运营商提供的5G技术以及基础设施服务、远程高清医疗问诊的应用、疫情确诊情况的及时播报等等数字技术在抗疫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断先进的数字技术在对战疫情中逐步应用,互联网企业在疫情期间还紧急推出了助力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一批贴心服务,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转保驾护航。通过地图大数据预测人流密度,在线诊疗服务帮助群众就医,智能外呼平台助力社区排查。疫情的出现,各类数字化应用逐步产业化走向大众,逐步成为大众全新的生活方式。因此应抓住机遇将数字产业化发展趋势尽快普及。

  数字化治理下沉与经济转型深度融合

  张鸿认为,数字化治理已成为主要手段。开展基于互联网和数字化工具的社会自治成为大势所趋。他强调,此次疫情面前,多个省市的城乡社区都通过社区微信群等自发组织了志愿团队,劝返外来人员、在出入口测量体温、为公共区域消毒、帮助居家隔离的邻居购买递送生活物资,每日将主要疫情防控数据上传至云端发布,这些措施值得研究和推广。实际上,不仅在应急状态下,即使在日常生活状态,我们也需要将社会自治作为公共部门治理的重要补充。

  “经济结构将加速优化升级,”张鸿认为,“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疫情造成劳动力缺失,迫使众多企业加速运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制造等先进技术手段满足生产需求。”他强调,在服务领域,银行、保险、教育、医疗均开始采用线上线下融合,优先线上服务的方式进行升级重塑。群众对于低延时网络、5G技术、AR运用等先进技术需求增大。迫使数字化发展加速,数字经济创新创业不断加快。

  张鸿指出,当前形势下,数字经济下沉趋势明显。他表示,“数字经济服务民生范围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延伸。”无论是为抗击疫情推出的线上医疗服务、现场情况直播,还是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开放的远程办公、线上教育,均是数字经济不断下沉的体现。

  “数字经济相关技术、产业已经开始融入生活。其为新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发展前景。”张鸿告诉中宏网记者,“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量的冲击。但疫情影响只是暂时的,相反更进一步地加快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与应用。”

  “我们应认识到数字经济在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速融合发展。积极构建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政策缓解。”张鸿强调。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