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海淀“城市大脑”今年将建“数字孪生”城市
北京日报 |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852
摘要:

在科幻电影里,面对复杂的城市空间,主角轻轻一点,面前会出现一个虚拟的画面,能真实再现该空间的所有动态信息,主角就可以“有如神助”轻车熟路地进入该空间,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在科幻电影里,面对复杂的城市空间,主角轻轻一点,面前会出现一个虚拟的画面,能真实再现该空间的所有动态信息,主角就可以“有如神助”轻车熟路地进入该空间,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这种在虚拟世界再现真实世界的技术被称为“数字孪生”。今年,这一技术思路将被运用到海淀区“城市大脑”建设中,把真实的城市运行映射到虚拟世界里,从而实现对各种城市管理问题的更全面感知、更科学分析、更精准应对。这是记者从正在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了解到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建设和应用,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效能。”“城市大脑”建设是落实这一工作任务的具体举措。

  “全国有数十个城市启动了‘城市大脑’或者类似的建设项目,海淀早在2018年就启动了这项工作,目前水平可以说处在全国前列。”列席本次会议的海淀区区长、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主任曾劲说。

  2016年10月,学界首次提出“城市大脑”一词,指按照城市学“城市生命体”理论和“互联网+现代治理”思维,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构建的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

  拥有全市62.44%人工智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超1万家的海淀区,以城市治理领域为突破口,利用“城市大脑”技术,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河长助手”水质实时监测溯源系统为例,该系统包含的“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实现了传统光谱仪的小型化和传感器化。与传统实验室分析、河边建固定水质监测站不同,把微型光谱水质传感器放在水里,每10分钟就能回传一次数据,发现异常立刻报警。通过加密布设和污染物分析,还能溯源,排查污染点。

  2018年夏天,海淀区在南沙河流域布设了29个微型光谱水质传感器。经过四季测试,系统性能稳定,10个月已监测上百起排污事件。2020年,海淀区将扩大“河长助手”的监测范围。

  今年,海淀区将继续推进实施一批“城市大脑”建设项目。包括时空一张图项目、44个智慧社区试点项目、市民服务热线系统升级改造、违法建设综合监管服务系统等。

  时空一张图项目是基于海淀区云平台、区房管局建设的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和相关委办局信息化建设成果之上,通过数据共享融合,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相关政务信息、社会信息和物联网信息等,搭建的海淀区时空数据图,即“数字孪生城市”。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某个小区发生火灾,我们在时空一张图上,能马上查到楼里住了多少人、都分布在哪里,附近是否有加油站等危险点,附近最近的医院在哪里等等。不用到现场,就能迅速制定应急预案。”曾劲举例说。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