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商领域知名的“包邮区”,为满足电商自身发展需求而逐渐形成的物流、第三方支付等数字基础设施和应用,正在抹平长三角区域内部的民生服务供给差距。
数字民生服务指数,包括数字交通健康指数、交通出行支付指数、教育服务指数、医疗服务指数、生活缴费指数等多个三级指标。依据服务内容不同分为公共交通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生活缴费服务等方面,通过各项民生服务的使用广度、使用活跃度和使用深度三个维度结合构建对应的指标体系。
报告指出,作为电商领域知名的“包邮区”,为满足电商自身发展需求而逐渐形成的物流、第三方支付等设施和应用,已经被长三角广大用户接受和熟悉,原本以窗口缴费模式为主的民生服务得以迅速线上化,正在抹平长三角区域内部的民生服务供给差距。
表现在指数上,尽管杭州、上海、温州、苏州、南京等城市依旧稳居前五,但排名靠前城市的指数得分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明显小于其它指数,显示了整体良好的数字化和一体化进程。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作为数字民生服务指数的重要三级指标,教育、医疗、交通、生活缴费四大生活服务的线上使用情况,由长三角四大中心城市沪杭苏宁分别占据其中一项指数的首位。
其中,高校林立、教育资源发达的南京成为教育服务指数第一名,这也是南京在20项三级指标中仅有的第一名地位。
在近期以“发挥数字经济竞争优势,深化创新名城建设”为主题举办的2019南京市长国际咨询会议上,南京市副市长杨学鹏指出,作为全国科教人才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南京目前拥有53所高等院校、1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6个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以及17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南京在数字经济发展上“资源较优、但转化偏慢”,创新资源较优、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数字经济具有较为优越的禀赋条件。对优质资源挖掘滞后、利用不足,潜在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竞争力。
从2012年7月开始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市民卡“诊间结算”,拥有国内最早、最大规模的信息化智慧医疗便民应用的杭州,在医疗服务指数获得第一。而苏州和上海则分别是交通出行支付指数和生活缴费指数的第一。
在生活缴费指数方面,滁州、宣城、芜湖等安徽城市排名靠前,不仅显示了安徽在这一领域的数字化程度较高,也凸显了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在民生领域的差异正在加速缩小。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