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结构也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历了哪些阶段?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在7月29日举行的中国经济移动云平台(中经云端)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暨新产品发布会上,为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本富。
以下是来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专访文字实录:
Q:哪些因素驱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吕本富: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40年,如果我们画阶段的话说,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要素驱动,我们的劳动力、我们的土地都比较便宜,所以当时搞对外开放;第二阶段,就变成叫投资驱动了。我们知道中国投资驱动也很成功;那么到现在为止,投资驱动应该接近尾声了,所以不管是经济学家还是我们业界都认为现在应该转到创新驱动了,应该增加经济增长中的创新的含量。
Q:下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能是什么?
吕本富:
中国创新驱动有这么一个结论,如果我们做一个定量的分析。阿里巴巴的专家刘松就说,他说48%的创新驱动是来自于数字经济,都是来自于这种数据、算法等等驱动,当然也有行业技术,他说行业技术可能是52%。不管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等,这些业态我们称为“智能+”。用“智能”来“+”各个产业。那么“智能+“ 和创新驱动这两个线的交叉点就是数字经济。
现在开发区要做新的业态升级,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如果不是做数字经济的升级,恐怕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当然中西部也有做的,比如说贵州“云上贵州”,还有甚至克拉玛依,他们也有跳跃性发展,直接迈向数字经济的。总之我们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或者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是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动能。
Q:您觉得5G如何赋能数字经济?
吕本富:
谈到数字经济肯定要谈到五G,因为数字经济第一个规律就是传播,信息传播的速度在增加。信息传播,过去从有线、光纤到现在的五G,5G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它和前面的4G、3G为什么不一样?前面的4G、3G主要是对个人消费者,我们叫to C。但五G不一样了,5G是对产业用户,我们叫to B。你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的信息,比如你在驾驶过程的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高速网络传到云端。由高速网络传输到云端的时候,它对整个产业的改造就是革命性的。它提供了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否则的话更加精准的经济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们行业把数字经济叫做叫“低熵经济”,你可以认为能量的耗散浪费等等越来越少,因为它更加精准了。
Q: 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启示?
吕本富: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30年,对国际是有很多启发的,比如越南等等。因此中国的这种经验要“走出去”,我们在一带一路国家“走出去”,比如说我们的做要素驱动,要素利用劳动力便宜,土地便宜,然后再由投资驱动、投资拉动,比如修基础设施,这都是很值得借鉴的。当到了第三阶段,创新驱动或者叫数据驱动,也是他们值得借鉴的。比如说现在数字经济的企业很多在一带一路国家非常受欢迎,我举个例子来说,现在中国的微信其实在伊朗这样的地方已经600万用户了,你们可能都不知道。还有一些其他的这样的企业,在阿联酋也非常受欢迎。比如我们的支付、共享单车等等,在一带一路国家也在快速的拓展。
因此我们的要素驱动的经验,我们的投资拉动的经验,以及第三阶段创新驱动的经验,我觉得都是非常好的、非常宝贵的经验。
Q:您对中巴经贸合作的展望。
吕本富:
我觉得巴基斯坦是一个经济增长潜力很好的地区,也是一个很好的国家。因为它一方面连着海湾,有几亿的人口,有人口红利。那么和中国的经济的互补性又很强,所以中巴在做园区基础设施,甚至未来数字经济的合作,都可以为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注入强劲的动力。 当然在这中间也有一个磨合的过程。找到一个磨合的合适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呢,借助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进行各种各样的合作的机遇,也是巴基斯坦最需要抓住的。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