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无人驾驶出租车真不远了?文远知行组合资出行公司,商业化或提速
南方都市报 |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929
摘要:

上述各方联手后,将有望在部分指定区域利用L4级自动驾驶技术提供智能出行服务,进而推出面向中国的出行解决方案。

  8月7日,南都记者从L4级自动驾驶出行公司文远知行WeRide获悉,该公司宣布与华南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广州公交集团旗下的广州市白云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及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了组建合资公司— —文远粤行WeRide RoboTaxi,共同布局自动驾驶新出行。

  上述各方联手后,将有望在部分指定区域利用L4级自动驾驶技术提供智能出行服务,进而推出面向中国的出行解决方案。

  三强组建RoboTaxi合资公司加速商业化落地

  据了解,文远粤行成立后,将是广州首家以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出行服务的企业,也是首个自动驾驶企业与传统出租车企业组建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公司。今年四月,百度曾在长沙参与组建了湖南阿波罗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并表示下半年在特定区域内试水商业运营。

  文远知行方面向南都记者介绍,此前公司与多个领域的头部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逐步形成了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生态圈,其中包括了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英伟达、商汤科技、白云出租、德昌电机、中国联通等,在车辆改装、算法提升、落地运营和5G网络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继与白云出租、广汽在2018年11月共同推出全国首台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文远知行下一步将把合作伙伴的车型率先投放到文远粤行的车队,后续将有更多不同的全新电动车车型加入。

  文远知行CEO兼联合创始人韩旭表示,合资公司成立是文远知行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未来我们将联合整个出行生态中的更多伙伴在更广泛的范围里进行自动驾驶出行的探索,用自动驾驶让出行更加安全、经济、方便、舒适。”

  对于合资公司成立后,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具体时间表,文远知行回应南都记者时表示,商业落地在紧锣密鼓突进中,但暂时不会公布具体的时间表。

  对于该合资公司来说,目标是利用领先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降低人和设备的总成本,直到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同时,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实现最终的盈利。

  他山之石:商业化已试水但行业依然“不够成熟”

  截至目前,自动驾驶为数不多的商业化应用案例上,主要集中在美国。

  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安波福,近年在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上也有诸多建树,在不久前的CCF-GAIR 2019上,安波福自动驾驶全球副总裁韦峻青向记者介绍,从2018年开始,该公司与美国运营商们合作进行了小规模的商业应用,“我们投入了75辆车在拉斯维加斯,有30辆是投入网络面向公众开放的,已经接待了超过5万的用户付费的无人驾驶服务。”测试里程也仅次于谷歌旗下自动驾驶企业Waymo。

  出于法规以及安全因素等考虑,在运营过程中,安波福还是配备了超过300个车辆测试工程师、维护人员,“用户可以用这个软件叫我们的车,车会自动开到我们的目的地,全程我们的运营中心对这个数据实时监控的。”韦峻青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2021年去掉安全员这个环节,这个是真正的商业运行。”

  “我们认为无人驾驶是一个生态系统,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做垂直整合,从车的技术到出行的网络,所有东西都是自己做,这个是行业不成熟的标志,成熟的行业的都是有很强整合能力,我们希望尽早改变商业布局。”谈及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痛点”时,韦峻青说道。

  “要实现普遍意义的自动驾驶,将是长周期过程,可能需要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但是短周期看,针对特定商用场景的自动驾驶,将很快出现。”高新兴科技集团首席方案架构师吴冬升告诉南都记者,高新兴同样位于广州黄埔区,在车联网通信产品上有较深布局。

  吴冬升也认为,从商业逻辑上看,车联网面临和自动驾驶同样的发展路径。也就是车联网首先解决和部署的场景,将是针对特定商用场景的,“比如在特定区域部署车联网路侧基础设施,在特定出租车辆上部署车联网车载终端,实现在这些区域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在吴冬升看来,“5G+车联网”的到来,将助力L4、L5级自动驾驶的实现。

  文远知行也肯定了联动上下游的重要性,“我们将联动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各施所长,争取让自动驾驶早日到来,而广州黄埔区开发区政府不断创造更加开放、合规的营商环境,也让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得以快速落地,共同解决市民的出行难题。”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