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洪小文:开发和利用人工智能需遵守七个原则
界面新闻 | 来源:界面新闻 浏览次数:983
摘要:

5月11日,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在由腾讯新闻·原子智库发起的“中国益公司”愿景演讲中提出,推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应该确保人人都不掉队,人工智能技术应为所有人赋能。

  5月11日,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在由腾讯新闻·原子智库发起的“中国益公司”愿景演讲中提出,推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应该确保人人都不掉队,人工智能技术应为所有人赋能。

  洪小文指出,虽然科技进步能够激发经济成长潜力,但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数十亿人正面临掉队的风险,中美等国的基尼系数均在上升。

  中美基尼系数趋势变化对比

  收入的不平衡,导致数字鸿沟越来越大,一些群体无法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在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过程中,为了确保人人都不掉队,不应该只由技术专家主导其发展过程,还应有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公共政策制订者、历史学家等等一起来参与,共同研究人工智能如何公正、公平的使用、如何解决人工智能带来的失业和安全等社会问题,打造一个既能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又能确保创造出以人为本、能为所有人赋能的人工智能环境。

  他认为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需遵守以下七个原则:

  最基本的要求是守法,而且要满足国家主权的要求。

  第二是负责任,在任何地方都要负责任,对员工、对用户都要负责任。

  第三是透明,就是所谓的契约,每个产品有一个契约,假设现在在这里放一个摄像头,就应该标注有监控,让大家了解,就不会觉得侵犯隐私。

  第四要公平,不是说有钱买产品的人就得到比较好的享受,少数的人、少数的用户数据差就倒霉,应该对所有使用人一视同仁。

  第五要可靠与安全。

  第六是隐私与保护,个人的数据怎么用?什么样的群体有使用的权限?需要做出明确界定,防止数据滥用。

  最后是包容性。

  除此之外,有社会责任感的科技公司还可以助力公益,直接赋能少数群体、有障碍群体发展:用资金和产品扶持全球公益组织;鼓励员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赋能少数群体的项目,比如利用视觉感知技术开发出帮助视力缺陷的人群有更好的阅读和交流能力的软件等;和公益组织合作,利用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失散儿童找到亲人等。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