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AI+教育”赛道,是泡沫还是真风口?
腾讯科技 | 来源:腾讯科技 浏览次数:1111
摘要:

19世纪时,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H.斯宾塞曾在《教育论》中,从理论上论证与宣传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对教育的新要求,并批判了机械背诵、无视人体发育规律的旧的教学和教育方法,教学方式亟待突破与革新。

  19世纪时,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H.斯宾塞曾在《教育论》中,从理论上论证与宣传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对教育的新要求,并批判了机械背诵、无视人体发育规律的旧的教学和教育方法,教学方式亟待突破与革新。

  到现在21世纪,业界对于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困惑和挑战仍在不断的探索。但有所不同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这一项技术成为传统教学方法的一大革新点,使得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成为了可能,而 “AI+教育”也成为了业界热衷探讨的话题。

  4月26日,由真格基金主办的首场「真格精酿 ZhenCraft」创业加速器“教育+AI”沙龙活动拉开帷幕。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联合创始人王强、董事&合伙人兼创业文化研究院院长张亚哲、伯禹教育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兼博士生导师& ACM 班(俞家班)的创始人俞勇、一起教育科技CTO杨康等AI教育领域的创业者,与在场的一百多位观众一起,交流探讨了教育和AI的结合、影响与未来。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表示:“ 教育+AI可以解决教育资源的公平问题。未来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能够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使得教育更为现代化和国际化,而教育会方式会变得更加具有个性化和独特化,我认为未来的2-3年在这个领域会诞生巨头出来。”

  在这次的沙龙活动中,涉足“AI+教育”领域的行业投资人、资深创业者及行业专家根据多年的积累和观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 AI+教育”主要有两大发展阶段

  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任职过技术岗位,也有教育行业多年的经验的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在他看来,教育界是朝阳产业,用AI改变教育行业的征途,才刚刚开始,“AI+教育”主要会经历两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把现在所有的线下成熟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先数字化,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阶段才是真正进入AI+教育的阶段,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习惯、技能和成长路径,真正有针对性地来制定他个人成长的教育方案。教育在过去的十年甚至是一千年从来没有发生过特别大的变化,AI的出现则颠覆了传统教育以及各方面的形式、内容。

  上海交大计算机系教授兼博士生导师俞勇:“AI+教育”的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伯禹教育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特班——ACM 班创始人)俞勇教授认为,AI几乎已经成为现在每个人必备的一个技能了,每个人都需要懂AI,而AI的理念,正是不断地在试错中找到更正确的东西。

  对于目前我国“AI+教育”所面临挑战,俞勇认为有四点:首先是资源。因为AI行业的教授、研究院十分稀缺,并且很多高校都只是刚设立AI专业,一切都不成熟;第二点是形式,教育行业还需要运用数据和AI来赋能教育完成本质的升级;第三点是技术,比如从机器学习到机器教学的变迁,以及学生学习行为预测大学习路线规划于决策的AI任务升级;第四是产学,比如需要普及AI教育,让中国在AI领域持续地提升竞争力。

  一起教育科技CTO杨康:AI技术能更好地为学生发现与引导解决问题

  一起教育科技CTO杨康表示:“AI方面的工作可分成两种,一种是AI助教,一种是AI老师。前者更多是帮助老师、帮助家长做辅助教学的工作,后者则可能是担任主讲老师的工作。”

  杨康说:“我们会根据过程还原引擎去分析,帮助教学者知道孩子在哪些方面还没有掌握。为此我们建立一些模型,包括用户画像、做智能教学系统的事情,这个系统的原理就是孩子可以在平台上做题,做完题后通过机制干预。我们发现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一年级的孩子做数学题,你只要给他稍微提示一下,不告诉他们的答案的话60%的孩子可以做对,还有一些可能审题不细心这样的过程,我们会通过轻交互的环节可以让孩子在过程中提高,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一个答案。”

  活动最后,真格基金董事、合伙人兼创业文化研究院院长张亚哲提炼出了三个引人深思的问题:AI未来的发展究竟能不能替代更多的东西?做的是教育还是风口教育?做教育有什么东西可以带给这个世界?挑战与机遇总是如影随形。教育市场从来不缺风口和机遇,AI与教育的结合,更是呈现出了一个大有潜力的行业未来。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