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正面临转型的关键年。
4月18日,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在2019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论坛上提到,近期,全世界工业机器人产业出现了产量下滑或者负增长的情况。
2019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国家统计局3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2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延续2018年下半年放缓增长态势,产量为20041套,同比下降11%。
对此,“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论证专家组组长赵杰在大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赵杰谈到,国内的机器人产业过于关注价格,虽然过去的产量增长快,但真正的高端机器人产品很少。他表示,面对国外品牌的正面竞争,单纯以价格取胜并不是一个好手段,也不符合经济规律。
赵杰提出,2019年对于机器人产业来说是最关键的一年,可以称为“中国机器人的转型年”。
首先是从虚向实转变。2018年至2019年,资本在机器人领域的投向已经转入到了实体机器人领域。例如,上海节卡机器人(JAKA)先后在2018年和2019年初完成了6000万元的A+轮融资和亿元级B轮融资。再者是从量向质转变。近几年,机器人行业进入到了“大浪淘沙的时期”,出现了不少倒闭、跑路的企业,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存活。比起前几年追求放量,机器人企业来说,应该在2019年从追求“量”转变为追求“质”,追求核心技术的发展。其次是从泛向专转变。他观察到,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围绕某一个细分的领域进行深耕。
尽管业内对2019年的大环境产生了悲观预期,但赵杰认为,至少在未来十年至十五年,智能机器人在中国和世界上都会是长期的刚性需求。
机器人产业的转型也与资本风向相关。
中国机器人网董事王雪认为,机器人产业正在进入理性发展阶段,资本已经逐步趋于理性,更加关注到技术的积累。
在大会的机器人投融资主题论坛上,鼎辉投资创新与成长投资合伙人奚玉湘谈到,核心技术过硬、用户体验良好,强烈的高频需求是他们在选择机器人企业时的标准。而仓储场景、医疗场景的配送及核放射科陪护机器人是其目前较为关注的领域。
论坛还提到了备受关注的科创板。自2019年3月22日公布第一批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以来,至4月12日,科创板累计受理企业已达72家。其中,机器人自动化相关企业有6家,涉及自动化系统集成的企业占5家。
对此,科创板首批受理企业、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涛认为,科创板对集成产业是一个利好,因为国产机器人更大的突破点是在应用。
东方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刘菁则认为,科创板为很多想上主板,但是在各方面需要等待很长时间的企业提供一个窗口,对很多实业发展有非常大的助力作用。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速发展,智能手机正在拥抱这一新机遇。苹果、三星、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魅族等企业纷纷布局AI(人工智能)手机,推动AI技术在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4-03-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