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想合肥智能制造基地联宝科技,每一秒钟就有一台电脑下线。仅过去一年,这里的出货量就超过2000万台/套,而这一出货量达到5年前的4倍。与此同时,一线工人的数量却有减无增。
联想合肥智能制造基地承载着ThinkPad、YOGA等系列的生产制造任务,出货量的大幅提升和稳定的品质控制离不开产线的“智能化”转型。
通过中控系统掌握生产状况
流程和需求一目了然
章少军是一名生产一线工程师,每天早上打开系统生成的工作报表,就可以查看联宝科技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前一天的设备状况,偶尔的小问题可以在系统的提示下自动解决。
“现在我们有了QIMS(品质管理)系统,我只要在生产线头的集中屏就能了解每个工站的情况。”章少军介绍称。
除了管理设备,章少军也负责管人。他看到,今天的生产安排需要一批对锡膏印刷工艺十分熟悉的工人,通过智能化的员工管理系统,他根据系统内统计好的员工资历、具备的岗位技能、生产合格率等指标,迅速挑选出适合的人员。
充满未来感的超级工厂
研产销全面智能化
章少军在这里工作的6年多来,他和身边的同事一起见证了联想智能化产线的推进——从自动化、数字化,再到智能化、预测化——如今,这个17万平方米的制造基地更像是一个充满未来感的超级工厂。
一台PC由2000多个零部件构成,需要对300多种原材料进行加工,这本身已是一项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工作,如果再加上一半以上的定制化率,也就是说,大部分PC的外形、配置都并不“标准”,这就对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联想则保证5天内交付,PC通常在48小时内下线。
效率红利显现
既降低成本又节能减排
从2016年的433亿产值,到2017年产值突破500亿,再到2018年成为合肥市首个产值突破600亿的企业,联宝科技保持着高速发展。而在智能化产线的推进中,联宝的员工总数却在逐年下降,整体出货量达到5年前的4倍。
章少军还自豪地说,工厂的智能化不仅可以提升效率,并且还节能减排。比如在锡膏焊接环节,联宝全球首创的PC低温焊接技术,相对于常规的焊接技术,低温焊接的峰值温度由235℃-250℃下降到180℃-190℃,2019年底计划导入80%的低温制程产品,预计每年为工厂节省334万千瓦时电,降低了成本;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31公吨,相当于每年植树13万棵,对环境保护产生巨大的效益。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