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相城漕湖开发区赴沪推介“牵手”22个数字经济项目
中新网上海 | 来源:中新网上海 浏览次数:2259
摘要: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郑新尧在致辞中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将努力为相城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数领智创 沪通相城”2019苏州相城漕湖开发区(上海虹桥)推介会暨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论坛活动6日在沪举行。来自海内外的200多位数字经济产业领域行业大咖,共同探讨长三角一体化和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产业创新、创业投资和商业机遇,分析数字经济商业模式创新和数字经济产业投资趋势,共谋相城与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合作。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郑新尧在致辞中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将努力为相城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上海银行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坚定推动者,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切实受益者。上海银行总行将继续全力支持苏州分行的发展,继续全力支持相城区的建设。”上海银行副行长崔庆军在致辞中对相城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创业邦CEO南立新在致辞中表示:“创业邦是服务中国创业者十二年的国际化创业创新创投生态服务平台,我们期待与相城加强合作,推动相城成为创业者的天堂,为相城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力量。”据了解,创业邦依托媒体会展、创业培训、孵化空间、天使投资四位一体的业务模式,提供创业各阶段所需服务,链接国内顶级创投及产业资源,推动创新及高成长企业快速发展。当天,漕湖开发区和创业邦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漕湖开发区还和工场网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据介绍,工场网是来自日本的专业咨询公司,拥有中日制造业B2B商务交流的专业平台,长期致力于构建起供应链体系,为亚洲制造业的发展创造机遇,其举办的FBC亚洲制造业商谈会已持续多年。

  此外,漕湖开发区还集中签约了20个数字经济项目,涉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讯、虚拟现实、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如今的相城已成为苏州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5亿元,增长20.6%;工业总产值1590亿元。”相城区委副书记、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毛伟从战略机遇、发展愿景、未来产业、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向在座嘉宾全方位推介了相城区创新创业环境。

  为全力开创战略性新格局,相城还确立了“12345”的战略思路,积极建设“苏州市域新中心”和“产城融合样板区、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示范区”,构建“大研发、大文化、大健康”三大未来产业,打造“生态宜居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枢纽中心、未来活力中心”,全域规划建设“五大功能片区”。同时,确立了“以研发产业为主,配套部分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思路,突出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数字经济、文化创意“3+2”主导产业,全力打造最具潜力的先导产业创新高地。

  作为相城经济发展主阵地的漕湖开发区,更是蓄势待发、前景一片光明。据介绍,漕湖开发区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2012年与苏州工业园区强强联手、深度合作,共建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苏相合作等不懈努力,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漕湖开发区已明确了“4+8”产业发展方向,吸引了包括天合汽车、中航工业、福耀玻璃、新松机器人产业化基地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的重大项目落户。仅2018年漕湖开发区累计签约产业项目118个,总投资超560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5个。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0月,苏州(相城)中日智能制造创新产业园获批建设,该产业园总面积38.5平方公里,规划 “一核两翼”功能布局,即中枢服务核和技术转化翼、智力支持翼,其中“中枢服务核”和“技术转化翼”就位于漕湖开发区。

  当前,漕湖开发区正围绕9.07平方公里的漕湖,正高标准规划建设“一心、两城、四园+田园综合体”的产城融合高地。其中,作为核心的漕湖中央商务区,将以“翡翠乐活水域、钻石创智群岛”的设计理念,打造企业研发总部集聚区和产业与创新服务核心区,同时高标准规划五大特色产业配套片区。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推动产业创新,是相城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场还举行了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论坛活动,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新河作了题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大数据赋能30万亿数字经济》的主题报告,同时,在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人员就《数字经济创业机遇与融资》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