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1542天的漫漫太空之旅后,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终于在22日首次短暂登陆距离地球约3.4亿公里的小行星“龙宫”,完成预定任务。人们期待它能在2020年年底将小行星样本带回地球,帮助解答太阳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等谜题。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2日上午宣布了隼鸟2号成功短暂登陆“龙宫”的消息,称根据其发回的数据推断,隼鸟2号已顺利完成降落、发射弹丸撞击“龙宫”地表、收集样本和再度升空等一系列既定任务。该机构教授久保田孝称探测器“完美执行了任务”。
隼鸟2号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等合作研发,重约600千克,搭载有高效离子引擎、光学相机、激光测距仪、近红外线观测仪器、返回式胶囊等多种先进设备。2014年12月3日,隼鸟2号发射升空。在隼鸟2号项目网站上,醒目地标示着它着陆“龙宫”当天距离发射的时间——1542天。
去年6月,隼鸟2号抵达“龙宫”附近预定位置后,就开始对“龙宫”进行拍照观测等,还向“龙宫”投放了两个小型探测车以调查小行星表面的各种信息,选择最佳着陆位置。观测发现,“龙宫”表面大部分地区布满碎石,远没有想象中平坦开阔,原定当年10月下旬的着陆计划不得不推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副教授津田雄一说,调查发现隼鸟2号可着陆范围的半径仅有3米左右,这对于3.4亿公里外的项目团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最终他们成功做到了,在收到确认着陆成功的信号后,地面控制中心响起掌声与喝彩。
由于小行星可能很好地保存了太阳系诞生之初的一些关键信息,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太阳系的起源与进化,以及形成生命的原材料在宇宙中是如何产生和变化的。不过,这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小行星进行探测。
“龙宫”直径只有约1千米,比2005年隼鸟号探测器到访的小行星“丝川”更为原始,可能有更多的含水矿物和有机物。“龙宫”的自转周期约为7个半小时,比一般的小行星自转要慢。隼鸟2号拍摄到的照片显示,“龙宫”赤道附近由于自转离心力而膨胀,形成类似算盘珠或陀螺的形状。它的表面布满碎石,可见类似陨石坑的凹陷。
由于小行星的引力极小,隼鸟2号向“龙宫”发射弹丸击打其表面后,小行星上的一些物质会飞散到空中,隼鸟2号携带的容器就能够收集到这些物质样本。不过隼鸟2号究竟收集了多少样本,只有等它返回地球之后才能揭晓。
在短暂登陆“龙宫”并收集样本后,隼鸟2号又升空到距离“龙宫”表面约20千米处待机。今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还将再次尝试让隼鸟2号着陆并进行样本采集等任务。它将在“龙宫”附近逗留约1年半,预定在2020年年底返回地球。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