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乌镇镇:品质与产业共提升,擦亮古镇“金名片”
桐乡发布 | 来源:桐乡发布 浏览次数:1242
摘要:

本期的“落实‘三干会精神’ ‘七大行动’进行时”专栏,我们聚焦乌镇镇,看看TA如何贯彻落实三干会精神,助力“七大行动”。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永久会址,在召开全市三级干部大会暨“七大行动”动员会后,乌镇全面吹响“七大行动”号角,谋发展,重发展。

  对于乌镇的发展,市委常委、乌镇镇党委书记姜玮用“既要重块头,更要有肌肉,秀出马甲线,长成易建联。”20个字表明了决心。

  2019年,乌镇将在数字经济领域全面发力、重点突破、深度融合,通过提升城镇品质和产业定位布局,让发展实力稳步增强。

  大布局成就大发展

  如今,乌镇的发展优势正在不断显现。姜玮表示,要在五大功能组团的基础上,同步深化推进四个规划,也就是“一区三地”的规划(“一区”即乌镇世界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三地”即世界互联网产业高地、世界旅游目的地和智慧城市全国样板地)。

  围绕“一区三地”规划,乌镇将提升产业定位和布局。在数字产业上,实现园区差异化发展,重点打造以中英数字化产业园为代表的特色园中园;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产业园;以恒美4.0智慧工厂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提升园,全方位加强产业升级和迭代。在旅游业上,高标准推进“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建设,加快旅游产品创新和新兴旅游业态引进,开发旅游精品路线,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产品,形成古镇风貌与智慧体验、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区域的发展需要项目作为支撑,而项目的背后,土地则是根本,要发展,就必须打破空间制约。那么,寸土寸金的乌镇,将如何突破空间制约,实现大发展?

  世界互联网产业园一期与特色小镇区域的征迁,为项目打开了空间。而乌镇街的扩容改造则是通过收购存量、用途的改变、区块的整合来完成,未来,它将被打造为一个占地50亩、拥有5万平方米办公空间的创新综合服务体。

  科学的发展不仅是只考虑当下的需要,更要为未来“留白”。当前,乌镇通过加快“两退两进”和“退散进集”工作,充分挖掘低效用地,有效盘活存量用地,为城镇持续发展预留充分空间。

  有了发展空间,招大引强就有了基础。厚植创新土壤,变“招商”为“造商”,让更丰富的业态喷涌而出,顺势抢抓产业发展的前沿高地。接下来,乌镇将通过引进领军企业和特色企业,促进产业结构逐步从技术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以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信息服务、5G通信四大行业为突破口,力争创造2019年产业发展新业绩。发展的乌镇正像海绵一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全球创新资源,让各种新兴产业项目在这里碰撞、生根发芽,集聚新的发展优势。

  高品质筑起高平台

  作为东道主,持续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是乌镇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关系全镇经济、民生的大事。这就必然要求乌镇不断提升城镇品质,以此为基础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通过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验收,龙翔区域以免考的形式通过省级验收……近年来,通过全方位努力,乌镇的整洁度与环境风貌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尽管如此,乌镇追求更高标准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2019年,乌镇将扩容世界互联网大会展馆,首期2万平方米的展馆将于今年投入使用,其中包括互联网广场等配套设施。

  同时,乌镇将对子夜路东段、隆源路等重要路段、节点进行改造提升。位于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东侧的特色小镇,基础道路框架已经搭建完毕,待云翔路等道路全部打通,景观提升完毕后,这里又将成为乌镇新的“打卡点”。

  此外,乌镇已经完成全镇重要节点的绿化和景观提升改造方案,口袋公园、街心公园、公共厕所、配套设施等都会落地在居民的身边。

  强团队爆发强实力

  新春初始,乌镇步履未停,警社大联盟在子夜路上巡逻,党员干部走村入企送服务,征迁人员在田间地头宣传政策……

  这每一个“追梦人”身影的背后,则彰显着乌镇干部群众的合力与凝聚力。一直以来,乌镇不断锻造“主心骨”,打造核心团队,充分发挥“乌镇学堂”等各类阵地作用,形成了向书本学、向市场学、向群众学的良好局面。除此之外,乌镇还在干部队伍的培育上做文章,通过不断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市场意识和专业能力的乌镇团队。

  怎样的营商环境才是最适宜创业创新?“最多找一人”这是乌镇给出的答案。在乌镇,投资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以及最后投产,所有环节的事项客商“最多找一人”便可办结。更令人兴奋的是,在这里还有一揽子优惠的产业扶持政策,让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乌镇、落地乌镇、扎根乌镇。

  大平台、大智慧、大配套,筑起小镇发展大格局。机遇已至、梦想渐成,唯有奔跑和奋斗才能引领时代潮流。有了新坐标,乌镇追梦的脚步更有力了。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