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以安全为由,这个国家其实已经限制了华为10多年
良言科技 | 来源:良言科技 浏览次数:979
摘要:

最近几天,华为高管被扣留一事引起了国内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虽然还没有最终的结果,也没有透露具体的缘由,却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美国政府对华为进一步限制的开始。

最近几天,华为高管被扣留一事引起了国内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虽然还没有最终的结果,也没有透露具体的缘由,却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美国政府对华为进一步限制的开始。

就在今年年初,美国就明确禁止政府机构及相关单位采用华为公司的通讯产品,原本打算与华为合作的美国第二大运营商AT&T也屈从于压力,取消了与华为的合作计划。不仅如此,美国还向其盟国施压,希望他们也不要继续使用华为的通信设备。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明确表示将华为排除在其5G网络建设之外,英国电信也在几天前表示排除在核心网络使用华为的设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也有消息传出,可能会拒绝华为的5G技术。可见美国对华为的压制态势异常坚决,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实际上,美国对于华为的拒绝并非始于这两年。以安全为由,这个国家其实已经限制了华为10多年。

早在本世纪初,华为就加快了国际化的推进速度。由于美国在高科技和数据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华为自然不会放过在美国的布局和美国市场,很早便在硅谷和达拉斯设立了研究中心。当然,最初的华为在美国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也没被思科等竞争对手放在眼里。

当时的思科在全球数据通信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0%,在中国也是当仁不让的老大。但低调的华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先是在中国路由器、交换机市场的占有率逐步直逼思科,成为其最大竞争对手。慢慢地,随着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的不断推出以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思科明显地感觉到,华为的威胁已经从中国蔓延到全球。2002年,华为开始与当时的全球第二大数据网络公司3Com计划成立合资公司,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也快速增长,意识到危机的思科在2003年初抛出了对华为的软件和专利侵权诉讼。

虽然这场纠纷最终以和解结束,但华为进军美国市场的进程开始明显受到阻碍。2007年,华为收购美国3COM网络公司案,最终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危害政府信息安全为由拒绝;2010年,华为拟收购摩托罗拉公司无线网络设备业务,仍然被以国家安全问题为由予以拒绝。到2012年,美国出台了一份国会报告,对华为设备的安全性表示担忧,并警告美国公司不要购买华为公司的产品。从此之后,华为产品就一直游走在美国市场的边缘,多次尝试进入都被阻拦。

华为与高通的5G技术和标准之争,让很多人以为美国再次限制华为是在替高通出头,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毕竟5G对于未来的物联网和智能社会具有基础性的地位,美国自然想继续在这个领域的霸权。但纵观10多年来美国对华为的限制历史,不难发现这其中一直有思科的影子。

长期以来,思科一直是核心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的领跑者。去年,华为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而且,华为在核心路由器市场上也已经开始超越思科,并且发展势头还很猛,华为显然已经成为挑战思科垄断地位的最大威胁。

其实,华为与思科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竞争对手。华为在芯片、手机、路由器、光传输、无线、存储、服务器等产业链环节都有拿得出手的产品,思科的长项也就是路由器和交换机。而且,如今华为几乎所有的通信设备都无法进入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市场,思科却可以在中国市场自由竞争。个中差距和发展形势,不得不令思科着急,也让我们对于华为在竞争中继续脱颖而出充满信心。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